第365頁 (第1/2页)

所謂的商報其實也可以叫做工商報,最後就定下名字叫工商時報,先做福建版的,介紹福建包括台灣的特產和貿易情況,並利用電報線連通歐美的優勢,介紹國外商情,雖然很少人能將生意做到國外,卻是了解世界情況的窗口。

除了工商時報,葉楓還提出辦一份文摘,定期從各種書籍和美國發過來的刊物中摘選合適的內容,編印成冊,主要側重於介紹國外的政治、經濟思想和新技術、新行業的發展情況,按照葉楓的想法,針對的是國內的讀書人,希望他們通過這份文摘,了解國外的情況,從保守的泥潭中走出來。

除了三份定期發行的華夏時報、工商時報和九州文摘,葉楓還讓黃勝組織商務印書館大量印刷各種政治性著作和小冊子,不計成本地販賣到內地。

正月,石達開發布《華夏復興宣言》,華夏時報、工商時報和九州文摘都予以廣泛報導,商務印書館更是印刷一批小冊子,由太平軍派出的支隊分發到不同地方,在華夏大地上掀起巨大的影響。

按照葉楓提出的建議,石達開在經營福建根據地的同時,派出石鎮吉等人率領小股精銳前往浙江、江西、廣東、廣西等地宣傳福建新政,其中石鎮吉部五千餘人分作多股潛入太平軍發起地的廣西,重新建立起廣西根據地,粵東北的梅州、潮州也受到太平軍的影響,在廣東綠營和團練主力還在廣州和洋人糾纏的時候爆發多次起義,徹底淪為太平軍的勢力範圍。

與天京戰略態勢愈加惡劣形成鮮明的對比,福建石達開的情況要好得多,這種情況也引起了清廷和曾國藩的注意,他們勢必會調整福建戰場的策略。

第六集 中國攻略 238 興工興商

在局勢相對穩定的一八五九年前幾個月,石達開和葉楓都利用這段時間拼命發展自己的實力,隨著馮桂芬、王韜等一批旅歐學者的歸來,葉楓面臨的人手窘境第一次得到部分緩解,加強了對地方的改革和控制。

葉楓的策略有點類似普魯士道路,也就是用豐厚的回報誘使福建的地主和鄉紳參與工礦企業的運營,從而收購他們手中的土地

福建多山,土地貧瘠,又地處沿海,有著很濃厚的商業傳統,漳州、泉州本多商人,這些人對葉楓鼓勵工商的政策很支持,通過集資開礦、修路、辦廠,這些人大部分被葉楓綁上戰車,並且發了財,傳統的地主也在開礦和新式工業的&ldo;錢景&rdo;誘惑下,響應葉楓提出的以土地換取開礦權的政策,不少都選擇出讓一部分土地,獲得一些工礦的股份,這些工礦在葉楓的技術支持下很快建立起來,源源不斷地提供冶金業的需要。

從美國橫渡太平洋而來的船隊運送來大量的機器設備和成熟的電纜、精煉銅等福建和台灣尚不能生產的成熟產品,除了供給葉楓旗下大型工礦和軍工產業的需要,也向福建本地的商人提供,幫助他們建立近代加工企業,這些工廠包括近代紗廠、織布廠、繅絲廠、水泥廠、沙石廠、伐木場以及使用車床的機械加工廠等。

葉楓驚訝地發現,在福建、台灣的工業建設和軍工需求的支持下,當地剛剛興起地工礦業完全不用擔心產品的銷售。竟然各顯神通,發揮出巨大能力,一時之間。竟有點全民工業化的味道。

大量工礦企業地出現吸收了大量富餘勞動力,戰火和土地有限造成的大量流民都在工廠、建築工地得到安排,這些的生活與從前相比,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的境遇也吸引很多清苦地僱農放棄租種地主的田土。選擇加入工廠,造成部分大地主的土地無人耕種,也促使他們做出別的選擇,那就是投資工礦業。

傳統的觀念讓很多地主鄉紳不願意放棄土地,更願意用貨幣購買工礦的股份,但也有不少人捨不得銀子,或者很多小地主銀子有限,或者有些人願意開創,也讓葉楓獲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