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部分 (第4/4页)
亲眼见证了这惨烈的一幕,数百死忠官兵在张任学的统领下,义无反顾的冲向了比他们强大不知道多少倍的刑天军,然后在刑天军大阵前面,如同割稻子一般的被刑天军的火铳割倒在阵前,这种情景几乎无法令人形容,不少官员当场要么吓晕了过去,要么就仰天长哭了起来。
张任学在第一波火枪齐射之中,便身中数弹倒在了地上,可是他还是挣扎着缓缓的朝前爬,最终直至身上的鲜血流光才停止了爬行,身后留下了一道一人宽十几米长的血路,而其余的二三百官兵,则每个人都身中数弹,倒在了刑天军的阵前,这次自杀冲锋几乎没有给刑天军造成任何杀伤,所有人都死在了刑天军火枪齐射之下。
当解决了张任学这二三百死忠大明的官兵之后,肖天健亲自提马来到军前,并当众下马,走到了张任学的尸体前面,摘下了头盔,深深的弯下腰,低头对张任学的尸身鞠了三个躬,而跟着他的刑天军兵将们也都默默的摘下头盔抑或是宽沿毡帽,在军官们的喝令下,齐齐低头向张任学等这些大明忠烈鞠躬致意,表示他们对这些人的敬佩之情。
事后肖天健下令将张任学这批人的尸体全部妥善收殓起来,并且亲自选了一块地,命工兵营将他们就地掩埋在了洛阳城外,并且在他们的群墓前面立下了一个大石碑,又让书法不错的李进德为石碑提了几个大明忠烈墓的字,刻在了石碑上面,以示对这些人的敬佩之情。
也正是因为张任学最终发动的这次决死逆袭,将刑天军攻城的行动拖延了一天,等到了五月二十的这一天,肖天健才正式下令攻城。
各部炮兵被集结在了洛阳城的南门之外,近百门的六磅八磅炮齐齐的指向了洛阳城的南门一带,缓缓的抬起了黑洞洞的炮口。
洛阳城作为中华历史上的著名古都,是有着其重要的地位的,而且历来在统制中原的各朝各代,都很受重视,虽然几经毁于战火,但是都又被重新复建了起来,而到了明朝之后,阳城已经又被重新修建了一番,时下的城墙高达四丈,整体为砖石结构,外有护城壕环绕。周长八里三百四十五步,壕深五丈、宽三丈。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上建重楼,外筑月城,构筑角楼四座,敌台三十九处,而且在明成化、弘治、正德和万历年间,多次对城池加以修整过,到了最近的崇祯四年,由于当时农民军袭扰中原的原因,河南府又在城壕边筑起拦马土墙一匝,高一丈。并且把土墙延长三十三里,引瀍水入壕。
所以洛阳城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如果不是因为刑天军提前长时间的对洛阳形成包围态势,使得洛阳的河南府严重缺乏粮食储备的话,并且引发了官军的哗变的话,仅仅是城外留下的这一两万官兵,只要他们死死的据守城外的拦马墙,刑天军想要攻至洛阳城下,恐怕不费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前,都很难清理掉城外的这些守军。
而眼下这些坚固的城防设施却已经成为了虚设,驻守洛阳的官兵到了这个时候,早已没人打算死战到底了,城中也许还有极少的官军想着与城同归于尽,可是绝大多数官兵却早没了一点斗志。
刑天军的炮兵在肖天健的统一调配之下,在城南门外连续炮轰了洛阳城三天时间,结果是把洛阳城南门城墙上下打的是千疮百孔,连带着城门楼也被刑天军猛烈的炮火轰塌了下去,在这样的炮火之下,守城的官兵更是被打得丧失了最后的斗志。
本来洛阳城中诸官当看到城外官军已经溃散之后,也对守城的职责进行了划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