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4/5页)
找亲家的过程却十分的不顺利:吴王的风流实在太有名了,谁不知道他家有将近三十个女儿要备嫁妆,有十几个儿子要分家产……这要多不待见自己的闺女才舍得把她嫁给这样的人家:什么?好歹也是个王子?别扯了,非嫡非长,真没啥体面的,上头王爷公公王妃婆婆,国法家法压死人,前头还有个世子妃大嫂,另外还有一大群妯娌,几十个小姑子,好点的人家谁肯让女儿去受这个罪?吴王妃素有贤名,自然不能给庶子们订的太草率,挑挑选选,勉强定下来两个,剩下三个却死活找不到合适的人家了了。女孩子这边好一些,京里有的是愿意娶个王女的撑门面的人家,可憋屈的是,七个女儿一口气订出去六个,到最后唯一没找到人家的就是吴王唯一的嫡女,福顺郡主。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女N号出场……
第二十九章
其实吴王妃原本已经给福顺郡主找了个相当不错的未婚夫。这个青年叫做李雅;今年刚刚二十岁,他两年前中了举人;正在筹备明年的春闱。不是吴王妃不想给她找个进士;可进士这玩意三年就那么二百个;其中大部分都是已婚的,况且最近的一次春闱在两年前,最新一批进士出炉都过了这么久了,上哪里去给她找残存到现在的未婚进士?当官的更不要想,有品级的官员二十多岁的很好;大部分都三十往上;这个年纪的有几个。总不能让公主做续弦吧?要说这个李雅的条件真不错,他祖上在开过的时候做过宰相,他父亲是从三品的国子监祭酒李继之,以他的出身,还有他的才华,金榜题名是早早晚晚的的事儿。而且难得的是,这李雅为人十分正派,从来不去那些青楼楚馆,脾气也非常好。吴王妃千挑万选,给福顺郡主找了这么个未婚夫,心说这个她应该能满意吧?特特地让福顺县主亲自看人,她自己也表示没意见,吴王妃松了一口气开始筹备定亲事宜,谁知道程序走了一大半儿,福顺县主忽然吵着闹着不干了!
原来这位福顺郡主,在一次宴会的时候见到了王太傅的幼子王宝芝,惊为天人,死活就看上人家了,回去就闹着要换个未婚夫。
吴王妃听福顺县主说完情况,一口老血好悬没喷出来:苍天在上啊,我这么辛辛苦苦到处踅摸,费多大劲才给你定了这么个潜力股!你要不喜欢你早说啊,现在程序都走了一大半儿了,你说你要换个未婚夫?你当这是买首饰呢?这个款式不好换另一款?就算能换,咱也得买得起啊!
吴王并非今上的亲兄弟,他们是同一个祖父的孙子,算起来是堂兄弟,吴王本人也不算靠谱,在朝中没啥影响力。别的不说,就看他那一串儿女儿,只有福顺县主有个封号,其他也勉强有个县主的称号,但却没封号,只是混叫一通,说句难听的,这也就是现在这位吴王妃为人宽和,再加上自己是继室,处事越发小心翼翼。这要换了过去那位出身名门的彪悍王妃,这帮庶出女儿,早就一万两银子一个,全都卖给商人做老婆去了。(注1)
吴王妃比吴王小了二十岁,她身为继室,先吴王妃留了三个嫡子下来,她从来没幻想过自己儿子能继承王位,她处处小心翼翼,只希望自己做得够好,给儿子留一份善缘,万一吴王有一天不在了,好歹世子能对这个弟弟好一些。她虽然对福顺县主的脾气头疼得很,跟她的感情也很是一般,但在杨玉贞的婚事上,吴王妃绝对是投入了相当的精力,千挑万选地找出这个李雅来:人家要家世有家世,要人品有人品,要学问有学问。福顺县主虽然是县主,但整个大郑大大小小的闲散藩王有一二十个,宗室里封了国公又有几十个,前者的女儿统统是县主,后者也有部分出身好或是被父亲所喜爱的嫡女特特请了县主的封号,又有一群大长公主,长公主给自己的女儿清风,七零八碎地算下来,全国的县主足足有好几百个!有甚值钱的
县主在前朝不值钱,本朝更糟糕。因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