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5页)

,向他脱帽致敬。

雨果在这个岛上创作了他的许多重要作品,诗集有《静观集》、《历代传说》、《街头与森林之歌》,小说有《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还有文艺理论专著《莎士比亚论》。自然,雨果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他的政治斗争。一八五九年八月,路易·拿破仑下令大赦包括雨果在内的流亡者,雨果立即发表声明,表示决不和帝国妥协,只有法国重新获得自由之日,他才愿意回国。

格恩西岛是英国的海峡群岛中的一个大岛,它比泽西岛荒凉,但是岛民的热情好客,使雨果很快就爱上了这块土地。他常去海岸散步,和渔民们交谈,学到许多关于海洋、航行和捕鱼的知识。一八五六年,他用《静观集》出版获得的稿酬买下了他原来租的房子:上城别墅,并且按照他的设计加以改建。他很喜欢这幢在山崖顶上的房子。他这样叙述过:“从窗口望出去,英吉利海峡的大小岛屿尽收眼底……”他想在岛上长期住下去,甚至像他在《海上劳工》的献词里所说的,格恩西岛是他目前的避难所,很可能将是他的葬身地。

一八六五年五月,雨果给一个出版商的信中写道:“我的时间不多了,可还有好几部工程浩大的书要完成。”

每天清早五点半钟,雨果就开始工作了。面对大海,他在写一部关于格恩西岛和岛上的人物的小说,这便是《海上劳工》。

一八六六年三月,《海上劳工》单行本出版,得到了巨大的成功,一销而空。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太阳报》又连载发表,使它的发行数从二万八千份增加到八万份。小说中吉里雅特勇斗章鱼一段,大大提高了巴黎人对章鱼的兴趣。一些专家学者为此对记者发表谈话,说章鱼并不伤人。饭店里添增了大受顾客欢迎的章鱼做的名菜。帽店老板新制的章鱼形帽,成了时髦的巴黎妇女抢购的商品。雨果夫人在一封信中说:“全城的人都在谈论章鱼。”

格恩西岛上的水手也读了这部小说,他们向作者写信表达他们的敬意。雨果回信表示感谢,说:“我和暴君斗争,正如你们同飓风搏斗一样。”

《海上劳工》的故事情节并不曲折,出场的主要人物很少,正面和反面的加在一起只有那么几个,但是雨果塑造了一个敢于和大自然斗争的勇士吉里雅特,生动地叙述了他孤身一人救出“杜兰德号”的机器的惊心动魄的过程。这可是一个新颖的题材,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因此深深吸引了广大的读者。

吉里雅特为了赢得黛吕舍特的爱情,来到茫茫大海中的礁石上,遇到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狂风暴雨,惊涛骇浪,缺少食物,缺少淡水,缺少工具,最后又遇到章鱼。这部小说的第二部详尽地描绘了吉里雅特跟大自然搏斗的经过。吉里雅特,一个普通的年轻渔人,却表现出惊人的勇气和毅力,非凡的聪明和才智,终于创造出了奇迹,救出了“杜兰德号”的机器,带回圣桑普森。

他的成功轰动了岛上的居民。他满怀希望地期待黛吕舍特实现她的诺言。他突然发现黛吕舍特根本不爱他,而是爱着埃比尼泽牧师,他绝望了。但是雨果没有把吉里雅特写成为一个一般的失恋者。吉里雅特帮助黛吕舍特和埃比尼泽结成夫妇,自己让海水淹没了。这样,这个渔民的形象就愈发显得高大。吉里雅特成了作者笔下的一位理想化的人物。

对于吉里雅特的悲剧性的结局是如何产生的,雨果这样说过:“我旨在歌颂劳动、意志、忠诚以及一切使人变得伟大的东西;我想表明,最无情的深渊是爱情,即使能在海难中幸免的人也逃不过女人的引诱……”①这段话也恰恰具体地解释了这部作品的序里所说的那番道理:《海上劳工》表明的是事物的宿命,而内在的、至高无上的宿命,是人的心。

① 译文转引自莫洛阿的《雨果传》译本(湖南人民出版社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