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2/5页)

帝宗玦索然一笑,并无半点笑意:“如何承情,只看你愿意与否。”

“你自幼便如此。心思叵测,想什么都不让人知道,就算当年你命悬一线,也是从容不迫。今日你却在我面前暴露你的心绪,你是想让我看透你什么?情?义?又或是别的什么。”帝宗瑄眸带笑意,亲和之态不甚若此。

帝宗玦随意一笑,慵懒之态不甚明显,眸中深意更是愈发的捉摸不透,帝宗瑄瞧着这个弟弟心中并无其他多思。

说来也怪,他们同年四个兄弟,性格尤其不一。他不喜宫廷,亦然是因为年幼桎梏,他未曾对于宫廷有过任何喜爱,年幼时温婉大气的母妃逝世,他便知道什么叫做人言可畏,红颜薄命。

与老二虽然是同在未央宫,只是老二心思沉重,步步谋划,其野心恨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老二再不过聪明却也不敌另外两兄弟。

老三实在是醉心杜康,他与老三总也有话不言尽,更也是两人频频相约八角亭把酒言欢之态。

而老四却更像是自己的亲弟弟,说话不算百无禁忌,却也不用与老二那般费心劳力。更是与老四老三相处的更为轻松些。

帝宗玦见帝宗瑄神色十分浅淡,手中还捻着佛珠,便知道帝宗瑄在默念佛经。帝宗玦心知帝宗瑄本就是心无杂念的,他如今一脉的性子也是跟着之前的母妃所致。关于那一位父皇的‘真爱’,他略有耳闻,亦因为那位娘娘而险些丧命。

帝宗玦一笑,说道:“纵然是躲着不愿回宫,可是皇后娘娘却不会这般轻易放过你。”

皇位,象征着权利顶峰的东西。自幼便有太傅教导,身为帝王者仁心以致孝天下。而真正身为皇子的他们却知道‘仁政’并非太傅说的那般简单。皇室中人,最后坐上顶峰的,哪一个不是手上沾满血腥?一路上斩荆披棘,重重关卡,天下,百姓,民心……这些东西哪一个不重要?就算躲得过重重暗算却不一定躲得过生死劫。纵使是所谓的‘仁政’,也只不过是以最少的牺牲换来的。

而‘仁心仁术’这四个字最不能用的就是皇室中人。

帝宗瑄眉眼弯弯,流露出的一脉坦然,手中不停的转动那佛珠,似乎很是静心的样子,丝毫没有受到刚刚帝宗玦那句话的影响。在帝宗玦拿起第二盏酒盅之时,他陡然开口,说道:“若是她肯,我早就不会如此为难。”

帝宗玦眼神深邃,对于帝宗瑄这句话的真假却毫不怀疑。帝宗瑄无心帝位,他从来未曾怀疑。

“纵然是如此,你也必须回宫了。霎时,这一切就不会如此简单。”帝宗玦抿了一口酒,薄唇泛着水光,异常魅惑。

帝宗瑄浅淡一笑,像是闲云野鹤中人一般散漫:“老二若是有心,只怕还要和她斗上一斗。”

帝宗玦薄唇紧抿着,他知道帝宗瑄说的‘她’指的正是他自己的生母皇后娘娘。老二和皇后面和心不合,在皇宫之中也算不上是什么秘密的事儿。只是父皇却置若罔闻,依旧让老二再未央宫待了那么多年。老二是什么人,会甘愿仰人鼻息?

帝宗玦冷冷一笑,风华似冰:“他?父皇的儿子很多,死一两个没关系。”

帝宗瑄抬眼看了帝宗玦一眼,心中平静如水。他的话虽然残忍,却是皇家生存的道理。父皇的儿子太多了,就算他们四个最有利争夺皇位的皇子都死了,也还会有其他人。父皇正值壮年,他心中野心不灭,对于父皇而言,他们四个太嫩了。

“这话若是被别人听到了,不知道你有几个脑袋够砍。”帝宗瑄取过身边的盒子,将佛珠放了进去,神色淡淡的好似完全不在意自己刚刚说的话也算是大逆不道。

闻言,帝宗玦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抽出绣帕擦了擦方才拿过酒盅的手,神色也淡淡的:“近日容王叔的嫡长女在西京声名鹊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