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2/5页)

2锦上添花的马太效应(3)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做一次实验:他们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们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各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生了作用,因为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都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非凡的人,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关键是他的父母和老师对他有没有信心。信心是能够传递和成长的,只有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有了信心,孩子对自己才会有信心。

一个人只要有了信心,他就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完全胜任的感觉,从而喜欢上自己的工作,那么成功对他来说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而一旦获得成功、得到鼓励,他就会不断去尝试新事物、不断取得更大的成功。

成功的教育就像无影灯一样,不会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任何阴影,反而会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成为不断进取的加油站。当学生取得成功后,因成功而酿造的自信心对其新成绩的取得会产生进一步的推动作用。随着新成绩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优化,从而形成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进而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

有一个学生,由于考试成绩取得长足进步,老师表扬了他,同学们向他行注目礼,家长也给了他物质奖励。

正当他情绪高涨时,老师“戒骄戒躁”的期末评语让他打了一个冷颤;家长看过评语后严厉的批评更让他像被泼了一盆冷水;同学的目光内涵也似乎有所改变。在以后的考试中,他的成绩开始一落千丈,老师如同捡到了一个“骄傲使人落后”的范例,在班上广为传播,以儆效尤;家长也归咎于孩子的沾沾自喜,乃至动用扣发零花钱的惩罚。从此,这位学生一直萎靡不振,再也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

学生进步了,受到师生褒奖,有些沾沾自喜,未必就是骄傲自满,兴许是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而自豪往往是自信的孪生兄弟,不会使人变得夜郎自大,更不会变成一介狂生。

事实上,不是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可以引以自豪的,自豪得有“资本”,这“资本”就是强项、长处、优势等过人之处。因此,孩子为了保持这个“资本”,就得不断努力,不断有所进步,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抢占上风。从这个意义上说,自豪是一种动力,自豪不但不会使人落后,反而会使人进步。

既然自豪会带来正面效应,教师和家长们就不应压抑它,而应该尊重它。现代社会不应倡导虚伪的谦谦君子,嘴巴的谦虚不代表内心的谦虚。如果我们一味地要求率真的花季孩子言谈举止都要谦恭,就会压抑他们的自信,就会助长他们的自卑。我们看到,那些自豪、自信被打磨殆尽的年轻人,在职场表现得畏畏缩缩,不敢毛遂自荐,因而常常与一些富于挑战性的好工作失之交臂。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2锦上添花的马太效应(4)

并不只是完美无缺的人才值得自豪,只要有闪光点就值得自豪。作为师长,应该为孩子们营造尊重和鼓励自豪的环境氛围,不要老是觉得孩子一旦自豪就等于骄傲,更不要动不动就讥讽孩子“你以为你是谁!”特别是对那些“咸鱼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