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4/5页)

全失效或大大降低其效能和保护我方人员和器材的安全的目的。目前主要采用对雷达的无源干扰器材,诸如防雷达伪装箔片、防雷达伪装遮障、角反射器及其它电波反射体以及伪装烟幕和气溶胶,对目标实施防雷达伪装。

由于雷达侦察与传统的光学侦察和近红外线侦察相比,有能在昼夜及复杂的气象条件下工作的全天候,且作用目标距离远,搜索距离大和穿透能力强等优点,使得雷达对大量的军事目标具有更大的威胁性。因此,除应对军事目标实施反可见光、反近红外伪装外,更需对其实施全面、有效地防雷达伪装。

防雷达伪装是在研究和分析了现装备雷达的基本弱点后,所采取的一种对抗手段。采用反雷达伪装措施,使雷达完全失效或降低其工作效能,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作战双方就曾多次应用过防雷达伪装技术。在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盟军在登陆前曾在强攻方向大量使用装有角反射器的小艇,并悬放干扰气球,使小艇在雷达显示器上看起来像许多大军舰。在小艇周围又投放了大量金属箔条,造成大批护航飞机的假象,这些措施都有效地把德国战斗力牵制在登陆以东的布伦方向,从而成功地在诺曼底发动了登陆战。大战中德军也曾相应地在浮游十字架上配置角反射器,使对方雷达显示器上改变了作为雷达地标的柏林城外湖岸的轮廓,这给联军机载雷达观察员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1968年苏军侵捷时,曾用气溶胶干扰物构成“空中走廊”,掩护了侵捷苏军的大规模的空中及地面军事调动,致使北约雷达警戒网未能发现这次进攻行动。这些都说明了防雷达伪装术技术对保证部队战役战斗胜利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减少己方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损失的技术和保证战争主动性方面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防雷达伪装的基本依据就是利用雷达的弱点,消除、破坏和干扰目标的回波在雷达荧光屏上的光标信号。

雷达侦察的弱点很多,诸如显示目标不逼真,雷达分辨力受到了限制,受地形地物的影响较大,易受干扰等。依据上述各个弱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消除雷达的影响,以达到伪装的目的。

1。减弱目标的回波。将目标配置在掩体和掩蔽所内,减少或消除目标的外露体积;将目标配置在天然遮障中,使目标的反射回波被遮蔽物隔断和削弱;在目标近旁设置人工隔断遮障,使目标和遮障的光标信号都在雷达的荧光屏上显露出来;在目标表面涂刷电波吸引涂料和覆盖电波吸收材料,减弱目标的回波;在目标表面履盖防雷达的伪装网,减弱目标的回波。

2。增强背景的回波。在能*目标配置和活动的背景上,设置金属反射器组成的干扰遮障,增强背景的回波,使目标的光标信号被干扰遮障的光标信号淹没;在水背景和平坦开阔的背景上设置金属角反射器,使其光标信号的高度与目标的光标高度相一致。

3。利用雷达分辨力的限制,将目标配置在地物的近旁,使目标的光标信号与地物的光标信号融合在一起。

模仿目标与背景对雷达波的反射差别,可通过这样设置:设置各种金属角反射器;模拟地形与背景的回波差别,使雷达荧光屏上出现大量的光标信号;用单个角反射器或角反射器组,模仿所显示的真目标与背景的回波差别,使雷达荧光屏上出现真目标所特有的光标符号。

防雷达伪装器材与材料主要有微波吸收材料、防雷达伪装网、角反射器、尤伯透镜反射器、偶极子反射体、防雷达伪装烟幕和气溶胶等。

微波吸收材料是一种将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能量或使电磁波因干扰而消失的一类新型材料。微波吸收涂料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容易脱落、运用频带窄等,因此必须发展新的吸收结构材料。吸收结构材料是一种以非金属为基体填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