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 (第3/4页)
会惦记。
周昌的家就在汉水边一个小小的村子里,不过是二十来户的人家,错落着大大小小的泥草房子。虽然是夏天,却依然带着一丝的破败。不说房子怎么样,就是村子里的牲口也没有多少。
阿玉有些不解,还是周昌告诉他,这附近的元兵时不时的就会来闹腾一圈,来一回家里的牲口就遭殃一次,你要是反抗,打一顿都是轻的,弄不好能直接被弄死,弄到后来,家家户户都不敢养什么大牲口了,生怕血本无归。
阿玉叹息一声,这里的人真是苦啊,怪不得元朝没能存在几年呢!就这么个折腾法,起义的人能不多吗!打天下不容易,坐天下更不容易,不能让百姓安稳,这天下就会不安稳,从这一点来说,清朝做的比元朝好多了,虽然也是吧人都变成了磕头虫,可是好歹百姓多少有了一点的活路。
周昌家就在村子最边上的位置,三间泥草屋子,一个不大的院子,看着和当初阿玉在扬州的屋子比还差些,才走进村子几步,就有村民从边上过来,看到周昌就开始打招呼:
“大兄弟,今儿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这小娃子是谁家的?看着真是秀气。该不是你外头养的儿子吧。“
这说话的一看就知道和周显关系不错,前头还说着关心的话,后面就直接开始打趣了。甚至还挤眉弄眼的,阿玉看着都有些发笑,一个四五十的人做着这样的表情实在有点让人难以接受啊!
周显倒是显然习惯了这个人说法的方式,顺带也算是做宣传了,很是正紧的拉着阿玉对着那人介绍到:
“这是我姨表兄弟家的孩子,外头世道乱啊,一家子受了难了,如今就剩这孩子一个人了,这不是就找上来了吗!自家侄子,阿玉,这是柱子叔,以后你也住村子里,认识认识。“
周显这么一说,那柱子叔脸色愣了一下,看向阿玉的眼神带着一丝怜悯,七八岁的孤儿,找到自家叔叔家来投奔,不用想也知道这有多难,能找到是多大的运气,脸上戏弄的表情立马就没了,露出了善良的一面,笑嘻嘻的对着阿玉说道:
“阿玉啊,这名字好啊,听着就斯文,和这孩子面相一样一样的,大侄子有本事啊!能一个人闯荡江湖了。大兄弟,你有了侄子,那也算是有了个小子了,以后可就有指望了,这孩子才来,若是有什么事儿要帮衬的,尽管说话。“
周显一听,也知道这七八岁的孩子一个人千里投奔是有些听着不合理,还有那柱子后面的话,恐怕是担心自己多养一个孩子负担太重,安慰自己,指望,什么指望,还不是为了闺女,他心里清楚着呢,好在他还有下文可以说:
“你可别小看了这孩子,他爹,他爷爷,都是老猎户出身,本事大着呢!这孩子从小就是跟着山上山下的跑,别的不成,这打猎绝对是天生的本事。等他安生下来,让他去山上弄点吃的,你也来打打牙祭。“
一听是猎户人家的孩子,这柱子叔心下送了口气,他知道周显的困难,心里也为他操心,能有个帮的上忙的侄子,这才好,养上几年,这小子就该是老周家的顶梁柱了,心里也为周显高兴,眼神越发欢喜了,
“咱么这里山多,有着本事,那就不缺饭吃,大兄弟,这样一来,你家这侄子只怕比你挣得还多了哦。“
虽然不信阿玉能多厉害,不过这样一个孩子,夸上几句,还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他感觉,这个孩子过来,不会增加自家老兄弟的负担,还能为那个已经凄惨的家庭多一点帮助,他心里也放心不少不是。乡里乡亲的,嘴碎,多事,那都是常态,可能有点让人觉得瞎操心,可是这就是最淳朴的邻里之情。一个村子的人,几乎都把村里的同乡当成亲人对待。
周显和柱子一边说着话,一边继续往里走,在经过其中一家茅草屋子的时候,停下了脚步,对着门内喊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