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4/4页)

敢往高门大户附近走动;想来也能理解,你说要是和那些盐商靠在一起,那以后怕是这盐里头都能找出马粪来;若是和秦楼楚馆在一处;估计这红灯区也开不下去了;人都逃走了,所以这牲口买卖都是在城门口附近,平民较多的地界;这里没有人嫌弃味道不好,甚至还有人借着这人来人往的做些小生意挣钱。

秦家大伯带着阿玉在西市口走了好几圈,问了不下五家,这才找到一家满意的。最终,阿玉和大伯没有买骡子,而是买了驴。

虽然驴力气没有骡子大,骨骼也相对小了些,在拉东西方面似乎少了不少的优势,可是驴比骡子最大的优点就是它活的长,骡子,不管是马骡,还是驴骡,最多不过活30年,而驴却能活50年,显然使用年限长了将近一倍对于秦家大伯也好,阿玉也好都是很有吸引力的,还有一点是,骡子是没有生育能力的,但是驴有啊!这头秦家大伯看好的母驴,正好今年四岁,到了成年的年纪,明年就能生育了,只要到这西市口,花上一些配种的银钱,说不得到了后年,家里就能又多上一头,这怎么听这么合算不是!再说了,驴也便宜啊!因为马的价格高,导致了骡子价格也高,更重要的是骡子不会生育也就代表着没有发情期,更好管理,也温顺,干活多,没有驴的犟脾气,所以这价格上比驴整整高了一两,秦家大伯想要省钱,自然更是倾向买驴了。

而阿玉呢,则是想到了别的,想着收购旧衣裳,翻新棉花是不是能挣钱,所以他想着多留些银钱,大不了明年重新买过就是了,也乐得顺从大伯的意思。

因为秦家大伯的精打细算,这驴加上车子,只花了九两银子,这样一来,这手里银钱宽松了好些,阿玉就撺掇这大伯,把自家院子的宅基地在扩大些,好在家里养鸡,养猪,就是多点种芋头的烂泥地也是好的。

于是当阿玉家开始翻新房子的时候,家里院子就翻了一倍,差不多有近两亩的地了,一个南北长方形的院子,前面是原本的三间土砖房连着大院子,东面还有两间小屋,那是厨房和杂物房,西面是新扎好的鸡笼,房子后面是一大块菜园子,最后头靠着围墙是一长溜的棚子,新买的驴子和车就在那里,还有一个猪圈,西北角上是茅房。整个院子用石头加上土砖,泥草糊了一人高的围墙,算是正式圈好了地界,虽然依然是茅草顶的屋子,不过上头覆盖了阿玉制作的竹席子,涂上一层泥,再加上茅草,最后用竹子对半铺开,交叉着铺,就像是瓦片一样,交接处牢牢的定死,已经不用担心屋顶漏雨和被掀,这在这一片还真是属于好人家的房子了。

阿玉家东北面就是河滩地,也就是阿玉往常去捉鱼的地方,没有人家,倒是西面不远处有几户邻居,都是茅草棚子,和以前阿玉家的房子一样。这一次阿玉他们家翻新房子,几乎所有的人家都来帮忙,确实穷困的人家越是善良,就是阿玉家不出工钱,他们也是要来帮忙的,更何况还是又有饭吃又有钱拿,在这秋冬时节,绝对是个好活计,能省下不少粮食,让家里过冬的贮备更丰厚些。

因为人多,阿玉家的院子又大,边上就是河塘地,取泥也方便,一来二去大家打了不少的土砖,眼看着阿玉家该收拾的都收拾了,还多出不少来,甚至阿玉做的那个竹子当瓦片的东西也有不少搁着,都很让人眼红,冬天是穷苦人家最不好过的时候,谁不想屋子更暖和些。

秦家大伯看着这样,心里盘算了一下,索性和大家伙儿商量了一下,索性大家也别拿工钱了,都相互帮忙把大伙儿的屋子都修一修得了,土砖,竹瓦,这东西大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