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3/5页)

离开了“唱”和“播”之后,你可以毫无羞愧地说一句:“我是一个大写的人。”

1998年3月

【回放】

切忌拔苗助长

——排行榜之我见(三)

关于排行榜的辩论已经偃旗息鼓,渐入尾声。各路人马的“刀光剑影”也已日趋暗淡。只有排行榜像修剪过后的花草一样,在日落月升之间开放着自己的花色。

一直以来,排行榜承受了大家过多的期望和关注,仿佛流行乐坛的未来和兴旺全在它的身上,可怜它像“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你想,它接招吧,接不起;不接招吧,又推不掉。就像一块烫嘴的热豆腐,吃不得,扔不得。在这种情况下,DJ们头脑发热,排行榜不畸形发展才怪呢。

这就让我不免想起了“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自身的规律,要想一步登天,只会适得其反。

排行榜就是一个娱乐听众的节目,它和电台的其他文艺节目一样,沟通着与听众的联系,只不过它架起了一座音乐的桥梁。听众能够从它这里听到更多的流行歌曲,掌握更多的流行资讯;而音乐人可以从这儿得到更多的反馈,从而修正自己,提高自己。

排行榜承担不了振兴流行乐坛的重任。振兴乐坛在于创作而不在于播出。创作和播出是一个主与次的关系。真金的光芒是埋没不了的,镀金的光再亮也是不会长久的。好的音乐永远是好音乐,烂作品播出次数再多依然是平庸之作。

排行榜的被过度关注与一些人的急功近利有关,总以为通过“一曲天下知”,就会一举成名。殊不知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老百姓可不会“一听你就笑”,他们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歌手应该把功夫放在“一曲”之前,而不要一味放在“一曲”之后。因为,不管得到的是“虚名”还是“实名”,其中的深浅只有自己知道。所以,不要急功近利,以防拔苗助长。

我们不要把排行榜看得太重,给它增加太多的压力;也不要把DJ看做“上帝”,他们只是“架桥”的人。听众才是“上帝”,听众的评判是第一位的。

如果歌手的心态平和了,DJ也不再膨胀了,排行榜经过了风雨后的美丽,将会轻装上阵,自然地发展下去。

排行榜是一个孩子,它需要的是关心和支持,需要的是爱护与帮助。所以,不要去让它承受不应当承受的职责。任何过多的要求都像拔苗助长一样,违反自然规律。

古人云: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希望我们都不是这样的人。切忌。

1998年6月

“你认为流行音乐就是流行文化吗?”

“流行乐坛是风格纷呈的,应该更多地去包容。流行文化应该把摇滚、爵士都包括进去,它是大的流行文化,不要太狭隘。我觉得每一类流行风格,都有相应的人欣赏,而且在对应的情绪下欣赏。一个人快乐的时候喜欢好听的、旋律性强的歌曲;忧伤的时候喜欢哀伤的、励志的歌曲。情绪低落的时候可能喜欢振奋的、摇滚的音乐;文化人喜欢古典音乐;小资喜欢爵士乐。情绪不一样的时候会寻找不同的需求。时代在演变,文化也在演变。”

“中国的流行音乐会不会因为外来文化而失去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当外来文化进入的时候,很多时候会觉得淹没了本土文化。但是,说实话,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是淹没不了的。你进来,可以包容你,你进来了以后还会同化你。我可以吸收你先进的东西,再跟我的东西结合起来。

“不用担心我们的文化会被外来文化冲击,可能短时间内会被冲击,但这个根基是冲不垮的。流行音乐也一样,东北风、西北风、校园民谣、港台歌曲、日韩歌曲、欧美歌曲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