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2/5页)
呵笑了两声,不是真心笑,听得出来是皮笑肉不笑。
“福晋,您说了两点,我就回答您两点。第一,我陪十八阿哥喝荷叶汤不是因为他没背过书,而是因为我没教好,没背过不是因为他不聪明,而是我讲的他觉得枯燥,所以他没下功夫,您也知道,我喝不成荷叶汤,可是我喝了,那是我对自己的惩罚,不是对十八阿哥的,孩子很好,所以请您回去务必不要责罚他,我也谢谢福晋的关心,第二,”他把头略微低了一下,随即又抬了起来,眯着眼睛往外面看看,那时的天正是天快黑的时候,余下的几缕阳光刚好照在他脸上,看了一会儿,他猛地站起身,捡起地上的一张舆图走到我面前,双眼炯炯有神,“福晋,您知道这是什么吗?”
我摇摇头,“看了,不知道是不是是舆图?”说完我自嘲的笑笑,“我不懂,让您见笑了。”
“没错,就是舆图。”他重新坐下来,听完我的后半句话,他也笑了一下,“福晋,不懂搁您这儿那是应该的,可是搁十八阿哥那儿就不是应该的,他是男孩,而且是宗室,估计您也没想着让他科举出身当个进士,等他十五了,那郡王的帽子铁定等着他呢,所以四书五经,我不教他,这些他长大后自己就会明白,而且这些东西换个师傅教的绝对还比我好,可是三川五河就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都能教的,王爷请我的时候就说白了,我不是给蕴端教识字跟默书的,我是教他这些在外人看来是闲东西的东西。”说完,往椅背上一靠,看着我。
我琢磨着他说的话,嘴角扬了扬,这个陶之典真跟别人不一样,听他的口气,岳乐在这件事上也是奇奇怪怪,他说的是没错,蕴端只要一满十五岁,郡王的帽子就戴在了头上,可是哪个师傅教书不是教四书五经,只有他,偏偏例外,这样的教法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
“福晋,”他给我时间想了一会儿,估摸着我已经能消化了他刚才说的话时,才开口继续说,“刚才那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我跟他接触了一段日子了,觉得出,蕴端关于王爷的记忆很少,一个男孩子第一个崇拜的对象就是自己的父亲,没有了这个对象,人生会缺失很多,所以我才叫蕴端画的是湖南跟江西的舆图,跟着这些图上的点,蕴端就能知道自己的父亲身在何方,多少也能了解一点儿王爷。”陶之典说到中间那句“一个男孩子第一个崇拜的对象就是自己的父亲,没有了这个对象,人生会缺失很多”的时候,他的声音沉了一下,旋即恢复了状态,可是我还是听出来了,这个人的背后也有故事。
等他说完了,我问了一句,“那您离家这么远,就不害怕令公子缺失什么了吗?”
“他?”陶之典显然不愿意提起这个话题,他只用一句话就把话题挡住了,“福晋,我成亲早,都是有孙子的人了,孩子,”他哼了一声,摇摇头,苦笑了一下,“已经不会缺失了。”
我没再继续问下去,该说的他都说了,再说下去就是他自己的事了,我不愿意听一个男人抱怨自己的妻子不好,再不好,家还不是她管着,当着另外一个女人抱怨自己妻子的人,是我最讨厌的人。这个观点的形成跟我自己的婚姻有绝大的关系。
陶之典没抱怨,这是我欣赏他的第二个理由,第一个就是他的那个三川五河的理念,退一步讲,我不信他,我也相信岳乐的眼光。
陶之典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好,狂傲,话多,还有点儿阿玛经常说的汉人读书人的酸腐,后来荷花池边的一席谈话,让我更是对他退避三舍,可是今天的这番谈话让我对他改变了看法。
“好香呀,福晋,这是什么汤?”陶之典在我想事情的时候已经把放在桌子上的汤罐打开了。
“是猪肚山药汤。”
“好东西,谢福晋了,久闻其名,就是没喝过,今天可算喝着了,孙老先生的《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