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 (第2/5页)
生之道,喜好修道炼丹。”
甄洛毫不掩饰的lu出了惊奇之sè,她虽在这近乎于冷宫的宫殿之中,但对外界的消息还是比较灵通的,今日看到这样一个名气很大的名mén公子,也难免产生一种新奇的感觉……
不过,甄洛一想到荀家与郭nv王之间的关系,她就觉得心里别扭,在她这个位置上,不是想不争宠就不争宠的,她在资历与地位上都高于郭nv王,郭nv王想要登后,就必须要搬去她这块绊脚石,她赌的就是曹丕还念着她,还顾旧情……
所以甄洛写下了那篇哀怨的《塘中行》,她是个手腕不是很强的fu人,苦于没办法将这诗歌流传出去,传到曹丕的耳中,如今恰巧见到荀粲,不由心中一动,说道:“本宫听闻你少有诗才,恰巧本宫这里有一首《塘中行》,你来听听如何?”
荀粲自然作洗耳恭听状,甄洛见这少年郎君一举一动皆是世家风度,也没传闻中那般放/dàng不羁,而一开始那灼热的眼神或许只是欣赏美sè的目光而已,于是心中的观感不错,她自不知荀粲那温和纯良外表下那颗禽兽的内心,于是她开口yin道:“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第一更
第一百九十章 评点诗作
《塘中行》也称《塘上行》,是属《相和歌·清调曲》的一种乐府古辞,可配乐演唱。//**此诗表达的是甄洛被冷落的哀愁与悲痛,是yin云密布下的压抑之情,更是哭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失落。从语气看,此诗愁肠百转,婉约丽行。
荀粲听着甄洛那温软xing感的声音,沉yin片刻,却在暗中观察甄洛的神sè,见她那美yàn动人的脸上带着一丝矜持与期待,荀粲便知道自己该如何说话了,他用十分认真的语气称赞道:“夫人此诗于悲恸伤绝中另生沉致之姿,风采殊绝,从现实感况继而自然景观,笔法空灵绝妙,两境jiāo相互动、彼此辉映,其中妙处,当真令人赞叹不已,夫人真乃才貌双全也!”
荀粲用灼灼的目光直视甄洛那媚意流转的眼眸,甄洛下意识避开这样炽热的眼神,但她的心里是极其欢喜的,被冷落很久的人妻,被失去关注许久的绝世美nv,如今却遭到这样一个风头正劲的少年名士的吹捧,她仿若回到年轻时无数男子为其容貌倾倒的时候……
荀粲又下一剂猛yào:“此诗之妙,尽在结尾三句。前面之所以评此诗‘于悲恸伤绝中另生沉致之姿,风采殊绝’,盖指诗之末句‘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依‘从君致独乐’判断,皇帝陛下没有带给夫人带来多少人间欢乐,反而却为夫人带来无尽的‘苦愁’,夫人的遭遇,当真令粲唏嘘不已。”
甄洛哪里预料到荀粲一眼便看出了她的“苦愁”,她下意识huā容失sè道:“本宫、本宫哪有怨恨陛下……”声音渐小,实则她对曹丕的哀怨早已深入骨髓,况且这首诗摆在这里,这反驳的话便显得这般苍白无力。
这时,似乎是曹璎珞来看她的母亲甄洛了,荀粲向钟秀暗中使了个颜sè,钟秀无奈的翻了个白眼,便对甄洛说道:“夫人,我见你与奉倩都颇有诗才,我这个诗词盲就不在这里碍眼了,璎珞妹妹似乎回来了,我去找她嬉戏。”
甄洛正陷入恍惚的状态,等到钟秀走了之后才反应过来,而这时的荀粲,却已经走到了甄洛身旁,对甄洛用那youhuo人心的低沉磁xing的声音说道:“夫人,你难道真的不知道陛下是怎样的人?你还在盼望着陛下的回心转意?要知道,那个刚刚退位的山阳公(汉献帝)奉二nv以嫔于魏帝,郭后、李、yin贵等人深得魏帝宠爱,还会记得夫人吗?”
甄洛身上那you人的成熟nv人味在荀粲的鼻尖轻轻萦绕,荀粲的目光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