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 (第2/4页)

乾清宫的那个人,他浑身的力气就一下子都被抽干了。

“要是当初听了他的话……可恶,他为什么就不能把话说明白他跟过本王,就算以后改旗易帜跟了老四,又怎么可能取信于人”

乾清宫东暖阁。

被晋王咬牙切齿惦记的人,此时正斜签着身子坐在一张锦墩上,头微微垂着,神态之中带着几分恭敬和惶然。然而,当上首的天子淡淡说了一句话之后,他才终于抬起了眼睛。

“你能跟他十年,他能用你却不能尽信你,是他没有眼光气量,不怪你。”

汤老的眼睛已经有些红了,此时忙低下头欠了欠身道:“是臣有负皇上托付,没有能让晋王殿下全心信赖。都是和那些文人墨客相处多了,不但沾上了好名的习性,而且还多了……多了优柔寡断,臣虽尽力相劝,奈何殿下说,儒家大道,方才是治世之法。”

“他是昏头了”皇帝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随即冷笑道,“太祖皇帝轻儒臣,太宗皇帝虽用儒臣,两代圣天子却都留下了遗训,那便是不要被那些经义教条给洗了脑子儒家,江南书院那么多,几个儒学大宗师一代一代地出,几乎把格物压得喘不过气来,可是,那些读书人难道家里就没有海船在外头做生意?难道就没有大把大把地搂钱?一面是成日里子曰圣人云,光明正气,一面是私底下男盗女娼……罢了,不说这些”

皇帝终究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发泄下去,从那张雕着双龙戏珠图案的紫檀大案上拿起三本奏折,朝着汤老丢了过去。见其忙不迭地蹦起来接住,他才淡淡地说道:“你跟着朕许多年,虽说在他身边闲置了这么久,也不至于荒疏了本能。这三件东西你给朕看看。”

汤老躬了躬身,这才坐下一一看了。兴许是本能使然,他一面看,一面在奏折上用指甲划出了重点,可等一本看完这才想起不是在为晋王做事,于是不禁有些尴尬,可抬头见皇帝饶有兴味地打量着他,他方才安心了些,看完一本又依样画葫芦地看了另两本。等到全都看完了,他合上这奏折,眯着眼睛沉吟了好一阵子,这才站起身双手将奏折呈回大案。

“皇上应当早有决断,臣不敢妄言动摇君心。只是,用人之际……”

“昔日曹操曾下唯才是举令,道是‘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也全都在网罗之列。他是因为世族大阀垄断高官,因而方才出此下策,朕只是更喜欢不拘一格用人才,虽不至于斤斤计较其人德操,可绝不是什么事都能容忍。身为人子,逼凌嫡母,尚有前情可原;身为长辈,居然对孤女弱弟也不能放过,这勉强归在私德也就罢了;只是,首鼠两端见风使舵,投注的时候胆大包天,收尾的时候亦是自以为是,他不如罗明远远矣”

面对这样的评价,汤老自是紧闭了嘴不再多言。相较于杨进周和萧朗的联名合奏,相较于陈澜那详详细细的陈情,陈瑛的暗示影射实在是太拙劣了些,更何况最后还画蛇添足加了一条自请前去肃州的……

聪明反被聪明误,晋王如是,陈瑛如是,不外如是。

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三百四十六章 机关算尽,反误卿卿

第三百四十六章 机关算尽,反误卿卿

年关将近,阳宁侯府上下亦是渐渐流露出了几分过年的气息。前院后院的男男女女们在忙碌之余,几个心思活络的不免想到了去年的这个时候。那会儿三小姐陈澜伤情初愈,在侯府的几位小姐中压根不起眼,可如今却不但嫁得最好,身份也是最高。就连那些各家庄子上往侯府送田租的庄头管事们,私底下碰上也往往会窃窃私语一番。

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一大早,天安庄的张庄头便亲自押送了十几辆大车的东西上了阳宁侯府,前院竟是几乎堆不下。这其中,除了米面柴炭等等必要的东西,还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