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 (第2/5页)
,扬鞭而起的模样。记住他浅浅一笑,蓄尽心事的模样,记住他急马行来,牵手一抱的模样,记住他双眸迷蒙,诉尽温柔的模样…装着大清所有的微光片羽,走完那无路的黄泉甬道,不再回望。
在牢里呆了整个下午,只是静静相偎,没有言语,走时他仍是紧紧的握着我的手,虽然说不出话,但却头摇如鼓,我撇下所有心伤不忍,拂手而去。
出牢时候隆科多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朝我叹了口气。
回府之后立马叫高毋庸来我房里,欲交给他一个极重的担子,将我的书信送去蒙古,蒙古之事虽然那爆料内幕之人似乎清楚知道所有事情,但也不排除此人乃是胤礽故意安排的,所以一来要让张猛和丹津多尔济详查此事,通过李德全,我已经要到了此人的大概特征。详查下此人到底是否真的系出蒙古。
第二,张猛必须向朝廷递交辞呈,但在他递交辞呈的同时,让他先行派嫡系亲兵前往沙俄边境进行挑衅,那么当高毋庸将他辞呈带回朝之时,蒙古边境的危机形势,也会即刻传回宫里。我要逼迫康熙,让他不得不用张猛。若他继续用张猛抵御沙俄,那么即是变相向朝野宣布,张猛与四爷勾结之事子虚乌有,若他弃之不用,那他必须要调动国内兵力前往边境抵抗外敌。但山西局势未稳,李平阳辞去官职,山西必定大乱!
山西之事,胤禛毋需解释,高毋庸回京之时转道山西,要求李平阳即刻解官罢朝!李平阳的任命,本身便是民心所向,而且也显示了大清朝廷高风亮节,宽待万民的风尚,若他而今辞官欲去,山西民众混如散沙是小,国体威信一朝丧尽是大!到时只要稍一煽风点火,即刻爆发起义,既能牵制康熙派兵前往蒙古接替张猛,又可威胁康熙二罪选赦其一!若同意李平阳辞官,则民反需兵镇压,那么张猛就必须留任,无疑破他与四爷勾结传言,若不同意李平阳辞官,则又昭然告诉天下,四爷在山西残杀官员之事,纯属子虚乌有!
如此局势,我倒要看看康熙,如何能破!
还有一件事情是年氏要做的,而今为了救四爷,她也不会有任何犹豫,我要她休书给她哥哥年羹尧,上告朝廷曰:年羹尧与四爷关系一向亲密,为了避免皇上猜度,决心解甲归田!
当所有事情一起向康熙涌去,相信他一时之间会焦头烂额!但隆科多这部棋,我是万万不会碰的。蒙古也好,山西也罢,都是四爷穷尽心力争取来的,但说到底,他一登帝位的最大功臣,乃是隆科多,大清王朝,绵延万里,但扼住心脏之地的,唯有九门提督隆科多一人,只要他的信任不倒,那么自然江山可得!他是我给胤禛的最后一步退路,到康熙驾鹤西去,即便他在未来数十年内没有争取到康熙传位之心,靠着隆科多,也可成就大业。
而另一方面,派人四处在京城以及苏杭这些富庶之地,文人雅士聚集之地,散播胤礽曾经不仁不孝欲某朝篡位,与皇帝内院妃嫔苟且,残害京城城郊数余条人民,侮辱弟妻等一系列罪名大肆宣扬!
我已倾尽所有,抱着必死之心,不再有任何顾忌!当所有事情一起涌来,聪明若康熙,自然知道这些事情都是我为救四爷而殊死一搏了!那时我便在府里恭候他的召见圣旨!
高毋庸得我指示,即刻带信出城了,凭着四爷与张猛的交情,我与丹津多尔济的情分,此事自然可成。
晚上坐在铜镜之前,子丹替我拆卸发髻,拆着拆着便哭了出来,我有些心疼的问道:“而今还是炎炎夏日,你怎么提前悲秋了?动不动便哭鼻子了。”
她抹了把泪,只是摇了摇头没有回答,但我知道,镜子里那缕缕新增的白发,那般触目惊心的飘过眼际。
人生本来就生死不息,为他而死,总好过被岁月侵蚀年华,用尽了残月。
第二百四十九章:步步为营8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