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2/4页)

是曹操他一定派了姓曹的,或者姓夏侯的来。可事实证明主公是对的,荀彧的才华,管理一个淮南绰绰有余,就是给个丞相干,也可胜任。顾雍和孟公威坚守寿春,不在军中,荀彧给田丰引荐了诸葛瑾和刘晔徐晃。田丰早有耳闻,知道淮南的势力其实已经不逊色于冀州,没想到如此人才济济。

郭嘉、荀彧、田丰、赵云、刘晔开了紧急的军事会议,商量怎样对付高顺的陷阵营。郭嘉提出了他的计策。

“陷阵营,刀枪不入,则必定怕火,诸位想,一个浑身包裹着铁皮铠甲的人,如果遇到烈火高温会怎样。”

荀彧道:“奉孝言之有理,可是如何放火?”郭嘉这些日子已经把汝南的地理搞的一清二楚,就像他们家客厅一样,连忙道:“只需将他赶到正南十五里的芦苇荡便好。”赵云笑道:“高顺不会去的,他的部队只在地势平坦的地方作战。”

撩起帅帐的帐幔,郭嘉指着汝南城头道:“去不去由不得他,此刻的汝南城是曹仁在做主,曹仁虽然名将,但和夏侯惇有个同样的毛病,就是瞧不起外姓将领,高顺这些日子在汝南城一定尝够了被人欺凌的滋味了。危亡关头,父子兄弟尚且互相猜疑,何况曹仁高顺乎!只要我略施小计,一定可以逼得高顺挺而走险,陷入绝境。”

荀彧一向佩服郭嘉的计策:“计将安出?”郭嘉道:“曹仁者暴戾自大、心胸狭隘之人,加上战功无数,早已经藐视天下,听不进别人劝谏,不然也不会在新野被徐庶打的一败涂地了。只需要,文若你修书一封给高顺,却使人错下在曹仁家中,曹仁自然对高顺生出疑心,信中就说我军会在城外十五里埋下伏兵,等高顺杀了曹仁开了城门,便一起进城,曹仁定然囚禁高顺家属,逼着高顺率兵剿灭伏兵,以视其清白。高顺他想要保家平安,明知是死也非去不可。”赵云在郭嘉背上拍了一把,笑道:“你立功了,奉孝。这次可以弄个将军干干啦。”他不提将军郭嘉不来气,想起来就窝火,咕哝道:“袁熙这小子——老子此刻还只是个都尉呢,连个校尉都不是,还将军呢。”田丰心道,你自与他关系好,情同手足,有没有官位都一样的发号施令,反而显得主公,没有任人唯亲,这招其实挺高明的。

夕阳灿烂如血,满眼尽是昏黄,几十万大军一刻不停的践踏使得方圆百里尘土飞扬,吸一口气,要吐出半口沙土。空气中到处飘荡着马儿身上流汗的腥膻味。就连汝南城中价值几十两银子的名菜‘龙舟蜜瓜’也充斥着这种味道。带着膻味汗味血腥味穿着铠甲的将军兵卒,穿梭于闹市,踏的青石板地咔咔作响,人们纷纷躲避,趋之若鹜。他们十二个时辰甲胄不离身,坐在馄饨摊上吃一碗馄饨面,肋下的佩刀甚至还粘稠的往下滴血——这些情况,一开始,可以吓死很多人,时间长了,大家习惯了,有的甚至敢于拿那把滴血的战刀开玩笑。“这个倒霉鬼的血,咋这么稀薄,一定是整天吃不饱呢!”就在此时,密集的,连插一根大葱都费劲的人群中,突然飞过三五匹战马,来不及躲闪的老人孩子,就被钉着马掌的铁蹄踩爆脑袋,踩爆肚皮,就像踩爆一滩牛屎,喷的路人一身血花。马上的骑士还一边喊着:“紧急军情,紧急军情——闲人闪开——”

打了这几年的仗,汝南的百姓,把死亡都看淡了,日子就是这样过,能多活一刻钟,就是他娘的赚来的。大家既想让袁军退兵,又想着曹将军为何还不投降啊!

曹仁摸着自己钢锉般的胡子茬发呆。他想不通,为何短短几年时间战无不胜的曹家军竟到了如此山穷水尽的地步。三十几万大军围困汝南城,洛阳方面竟然派不出援兵了。丞相甚至下令放弃汝南,退守颍川,很明显的有放弃洛阳,迁都长安的想法,这是在走董卓的老路呀!老子,才不会放弃汝南,淮南兵想要进入汝南城除非踩着我尸体进来。

窗格子里透进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