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部分 (第2/5页)
。
“我认为各诸侯国、领,朝廷要派出监察御史和监军御史以及监税御史。”
之前派的三个,国相、议长、将军,算是封国的三大头,而现在张超又提出派三个,这三个却又完全不同了。前三个,算是朝廷帮诸侯们找的管家、护卫队长这类。而后面的这三位御史,却就完全是朝廷的人了,过去就是实打实的是监察的。
监察御史是监察诸侯的,监军御史是去监察诸侯军队的,监税御史是去监视诸侯税收的。
如果说朝廷要派国相、议长、将军给诸侯,诸侯也许还可以拒绝。
但张超要派这三位御史过去,诸侯却是没理由拒绝的。
毕竟现在的分封制度与西周与西汉类似,但却并不相同的。诸侯们不是独立出去的,他们是帝国封臣,封地只是个自治领,自治而已,是有限度的。
他们三分之一的税收还得交给朝廷呢,他们还得实行朝廷的律法税赋呢。
一个诸侯封地派出六人,或者说派出两个团队。
大唐好几千实封诸侯呢。
“这得起码两三万人,会不会太多了?”
褚遂良提出了另一个方案,就是一个区派出几位御史。本来朝廷也在诸侯的封地区划分了好几个领,比如信度领、河中领、漠南领等。
“朝廷派出总督、提督,再派出御史,这样能节省许多人手。”
张超却笑着摇头了。
派出国相、议长、将军,或者说派出总管、议长、校尉,那是为了对封地增强一些控制权,起码得有知情权。
一个封地派出三个,几千块大小封地得派出上万,但这些人是由诸侯负责供养,朝廷要做的,不过是选派万把人过去。现在帝国如此之大,读书人也多,选出万把号人来,相信还是比较容易的。
至于这些人派过去了后,会不会被诸侯架空,到时副相副将实际管事什么的,其实张超也不在意,他只要有这么三个人呆在诸侯封地内,到时五年一换或任满两任十年一换,有人能够在那里就好。
至于说御史,上万御史听起来很惊人。
但这些人可以当成是以后朝廷御史的见习了,从国子监或京师大又或者是那些科举的举人中选一批人出来,从军中挑一批士官或者军官出来,让他们到各封地去做监察御史、监军御史、监税御史,在诸侯那里干完一任或者干满两任,到时再按他们的成绩,再选择优秀的安排到监察院、大理寺、刑部,又或者是户部,以及军中任职就是。
成本虽有,但绝对不高,而且会很值得。
“国相、总管、议长、将军、校尉这些派过去,他们是听从朝廷还是听从诸侯的呢?”
岑文本再次问道。
张超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桌子,这个问题估计会是很多诸侯关心的。毕竟国相、将军这些可都是诸侯封地内的重要职务,总不能由朝廷把持。
“我还是那句话,这些属于诸侯封国官,是由朝廷代诸侯们选拔推荐过去的,他们并非朝廷官员。就算过去是朝廷官员,一旦接受调令,也就不再是朝廷官员而成为了诸侯国官。他们到了诸侯封地,自然是以诸侯为尊。”
“当然,如果诸侯违宪或谋逆,那么就算他不是国相,任何一个封地内的百姓,都有义务向朝廷检举诸侯的不法行为。”
这番话没什么毛病,滴水不漏。
当然,张超表示,不强迫诸侯们。如果诸侯们自己有更好的人选担任国相,那他们可以任命朝廷选去的这些人为副相、副将、副议长嘛。总之,人选出来了,是要送过去的,用不用是诸侯的事。
马周对张超这种有些无赖的做法,也只能笑笑。
不过这了是无关大雅的事情,大家就算知道这是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