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3/5页)
出一根不足1毫米粗细的精细电极。医生在仪器的定位和引导下,将这根电极在患者的皮下潜行与大脑的特定部位连接。通过不断传送由刺激器发出的个性化信号,干扰、阻滞“瘾君子”大脑内的成瘾穴位,从而达到戒毒目的。电刺激的频率、强度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在体外进行调节。这个方法的关键是将刺激电极准确植入大脑的特定部位,术后一周可开机进行治疗。5到10年时,芯片需要更换一次电池。
“体内芯片植入”戒毒与 “开颅手术戒毒”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不会对脑组织造成永久性伤害,其安全性比脑细胞损毁手术要高。一旦戒毒成功或科学家发明了新的戒毒手段,只要将电极拔除,不会对脑组织产生永久性的损坏作用,但是,由于用体内芯片植入方法戒毒的探索起步较晚,目前仍处在一个试验、尝试阶段。
从已知的临床实践看,体内芯片植入在国际国内已成功地应用于帕金森氏病、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难治性癫痫、精神病等疾病的治疗中。体内芯片植入较以往的毁损手术有两大明显的优点,一是可逆性,二是可调性,因此体内芯片植入的复吸率从理论上讲不会高于手术治疗的复吸率,可能会更低。
从已有的资料看,尚未发现对病人的智力、情感、记忆力等心理发生影响,长期的影响尚需观察。已有的资料初步显示,体内芯片植入治疗海洛因的心理依赖的疗效令人鼓舞,但是高科技的费用也是昂贵的,其前景除了依赖于长期的疗效、副作用观察以外,价格因素也必须考虑。
●海上戒毒
在浙江温岭石塘渔港,上千条船将从这里出发,开始为期半年以上的远洋航行,近至日本、韩国,远到东非、西非。这些船中,有18艘挂着“帮教船”的牌子,各带着一个上船戒毒的人。这些人大多是经历过强制戒毒、劳动教养仍复吸的,上船前都签了自愿戒毒协议书。船员们都清楚船老大定下的规矩,不许在谈话中提及“毒品”,以免加重吸毒者的毒瘾。这些船中更多的是几年前就在海上戒了毒的人。他们大多已成了职业渔民,还有3人做了船老大。
大黄泥村村民李楠被当船老大的父亲带上了渔船。李楠初中毕业后一直赋闲在家,后来染上了毒瘾,两年进了3次戒毒所。父亲不愿看着孩子就此废掉。当时,他连让儿子进监狱蹲一年的主意都想了,但这样就会给孩子一辈子留下阴影。
一次出海打鱼,整整7个月没回家,一个船工抱怨说,船上就像蹲监狱,整天除了30平方米的甲板外,哪儿都去不了。船老大眼睛一亮,“对,让儿子跟我出海打鱼,又能劳动,又能戒毒!”这样,李楠跟父亲上了船。几个月后,李楠下船,从此再没碰过毒品。
这个来自民间的智能给镇禁毒办带来了灵感,石塘镇有渔船2400艘,一次出海整整7个月不靠岸,吸毒者上船不就可以切断毒友和毒源了吗?镇禁毒办很快制定出海上戒毒程序,并开始小规模试验,开初只有12艘船带了吸毒人员,现在有120艘渔船参加了“海上戒毒”活动。
和大海、蓝天做伴,使许多吸毒者浮躁的心慢慢平静下来。这些吸毒者每天空下来的时候就坐在甲板上,望着茫茫大海,而自己的未来就像这海一样,看不到目的地。
有个吸毒者说:“我也去过戒毒所”,在那里住了23天,开始一周每天服用美沙酮,后来就干忍着,当时一共10个人,毒瘾都重,我们在里面交换了电话号码,出来后第一件事,就是给那几个人打电话买毒品。”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鬼门关上的戒毒众生相(6)
在茫茫大海上,这吸毒者个不知道自己想了多久,也不知道吸毒的念头沉浮了多少次,直到海上航行的第六个月,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对毒品的心已经死了。他站在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