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 (第2/5页)

不知其中关节,复问道:“文忧先生真的不考虑生活在光明之中吗?”

李儒灿烂一笑,既然准备赴死又何必犹豫,点头道:“这又何须考虑!”

刘备见李儒说的斩钉截铁,叹息一声:“可惜先生之才了。”

李儒闻言眼神一黯,是啊!如果董卓事事听自己的,绝不会落到今天这般下场,至少不会这么快。

刘备见李儒眼神变幻本以为有转机,可惜很快李儒就坚定自己的想法,刘备无奈只能起身告辞。

戏志才瞥了李儒一眼,赶紧跟上刘备。

二人出门后,戏志才道:“主公,李文忧虽然拒绝的干脆,可是他也有那么一刹那的犹豫,就凭这一刹那的犹豫,某就有把握说服其归顺主公。”

对于李儒这样一个顶级人才,尤其可以隐在黑暗里不出面的人才,对刘备事业无疑很重要,刘备也不想放弃,停下脚步道:“那这件事就交给先生,不过咱们自己也要在内部挑选合适人选,待荀进长安前一定要有个安排。”

“喏!”

戏志才听到荀进长安前解决此事,明白留给自己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原本以为刘备会在回军晋阳后再解决自己,没想到他竟如此着急。

戏志才看着刘备远去的身形不禁陷入深思,最终叹息一声,如果没有刘备,他戏志才说不定还是一空谈书生?刘备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如今要拿他的命走,他也绝无怨言。

谋士吗?才华施展过,名垂青史过,足矣!

戏志才满心踌躇的回到关押李儒的暗室,李儒听到脚步声没抬头就说道:“让志才兄失望了,刘侯是不是大发雷霆了?如果是某连累志才兄被斥,某在这里先行道歉。”

李儒打趣的话戏志才并没放在心上:“如果刘侯仅有这点气度,又会以一凡人之姿拥今日之势吗?”

李儒闻言一愣:还有这么贬低自家主公的。

戏志才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李儒更加震惊:“某知道文忧兄担心刘侯因诛杀皇帝一事而怪罪于你,若是如此,你大可不必忧心,因为刘侯并不知道此事。”

“你,你竟然自作主张??”

李儒被戏志才的话惊的说不出话来,一个谋士竟然自作主张的要杀皇帝,这怎么不令人震惊?同时也为戏志才手中的权利所震惊。

他李儒杀少帝,借的是蛊惑董卓才得以施行,戏志才呢?好几次都差点干掉皇帝,如今更是一把火烧的少帝不知所踪,他的胆子也太大了?难道他不怕刘备知道后清算他吗?

戏志才平静的道:“也不算自作主张,刘侯麾下也不平静,以荀攸、荀叔侄、郭毅、左原等人为主都建议刘侯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你应该也调查过,刘侯向来性子软,又尊崇黄老道学,若真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旦天下一统,皇帝亲政,刘侯在众人劝说下能否坚持住不交权,然而一旦交权,不仅刘侯,就连我们这些所谓刘侯的嫡系又岂有命在?”

戏志才的这番话李儒深以为然,董卓不也是这样吗?董卓被谋杀,西凉诸将被杀得杀,被通缉的通缉,若不是戏志才放自己一马,西凉军早就被王允等人玩的灰飞烟灭。

“志才兄真忠贞之士也!”

李儒不仅想起自己亲手鸩杀少帝举动,这都是为了给自己的主子铺平道路而不得不做的恶事。

戏志才摆手:“忠贞之士,某还不配,不过为报刘侯知遇之恩也!文忧兄,难道你就真的甘愿去死,把自己满胸才华埋葬在黄土里。”

李儒眼神一黯:“呵!成王败寇,某恶名昭彰,刘侯麾下哪里容得下某?”

戏志才见李儒意动,道:“当然能容得下文忧兄,不知文忧兄可看得上某的位置?”

李儒一愣,随即道:“志才兄这是在交托后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