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 (第4/4页)

打造装备、长期严格训练、足够箭矢储备,还要有适宜的天时与地形……以上条件,缺一不可,这对不太招朝廷待见的宋国边防军而言,不是一般的困难。

李良辅并不认为眼前这支军队会有大量弓弩,否则不会到六十步距离还不见发射。就算真有,在城寨防守战中,也无法形成弩阵连射的优势。所以,夏军放心大胆地整队,准备突破拒马阵后,等辅兵将攻城器具推上来,再发动攻击。所以,夏军悲剧了……

天诛军三大主力旅的确没有弩阵,那是独立旅的专利,混成旅只有一个火枪阵。

从枪声响起那一刻起,夏军鱼鳞阵前三排的刀牌手,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惨遭致命打击:旁牌破碎,皮甲撕裂,变形的铅弹在身体里横冲直撞,带着巨大的动能,将脆弱幼嫩的内脏搅成一团纤维糊糊……

五百发早已装填好的铅弹,在不到五秒的时间内,分三轮打出去,犹如剥竹笋一般,将三叠旁牌防护阵,一层层、血淋淋地剥离。

夏军的品字形鱼鳞阵分十一排,每排二百人,三排刀牌手为六百人。由于步跋子军位于正中、又是最前突的品字头、又在事前得到情报,此为夏军步卒精锐。于是,第三混成旅的火枪兵将之列为重点射杀对象,五百发弹丸,几乎全部倾泄到这二百步跋子身上……

枪声暂歇,迷蒙的黄尘中夹杂着青黑色的硝烟,视线更为不良。纵然如此,依然能看到六十步开外,步跋子军阵前倒下一大片血肉模糊的尸体。而完全暴露的长枪棒斧手,则不知所措。那一张张原本坚毅、凶狠,带着高原红的面孔,此时却是写满对未知可怕杀器的恐惧。

五秒杀百人,时间太短,短得令夏军无法反应过来。二千余名步卒,有的发愣,有的大叫,更多的是骚动。就连整队的军将都被这快速可怕的杀戮震懵了,不知究竟该前进还是后退,只是出于战斗本能,喝令两翼刀牌手向中间靠拢,保护失去旁牌防护的步跋子军。

仓促变阵,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于是,又是两个宝贵的五秒过去……

砰砰!砰砰!

那催命的声音再度响起,目标依然是最醒目、最精悍,此时却是最脆弱的步跋子军。带着一缕缕淡淡轻烟的弹丸,发出一声声令人气血下沉的咻咻声,击穿一具具铠甲后面的健壮躯体。

步拔子军,这支夏军,乃至夏国最精锐的步军,完全没有展示实力的机会,全部成为固定靶子,在枪林弹雨中震颤。象稻草人一般,于满天飞絮中一个接一个倒下。

在这个时代,没有一支军队能承受这样的远程杀戮,无论是凶悍的女真人,还是剽悍的横山羌。否则,夏国名将察哥就不会说出“若遇神臂弓,步奚自溃”这样的经验之谈。

火枪射程虽不及神臂弓远,但无论是精准度还是杀戮效果,都不比神臂弓差,尤其是在连续打击方面,更非五、六矢即脱力的神臂弓可比。步跋子遇到神臂弓阵,只有“自溃”一途,那遇到更可怕的火枪阵又如何?

千步之外的中军大纛下,李良辅终于看到了晋王察哥所说的“步奚自溃”是怎样一番情景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五章 热 战

横亘于宋、夏国境线的横山山脉,峰高绝岭,林深谷险。山间部落的羌人,生性剽悍,好勇斗狠,而且擅于攀援跃涧,是打山地战的天生战士。因此,历来是夏国募兵的重点地区。由此组成的步跋子军,堪称夏军精锐。曾多次与宋军在山谷地区交战,发挥山地战的特长,令宋军屡屡吃亏。

这支步跋子吃得苦耐得劳,敏捷矫健,无论是正面搏杀还是穿山越岭从后方突袭,都很出色。当然,这支军队也有弱点,而且不仅仅像晋五察哥所说的“羌部弓弱矢短,技射不精;若遇神臂弓,步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