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 (第1/4页)

说走就走。

徐浩东打电话告诉家里,有贵客上门,多准备几个菜。

陈益波建议步行,“我听说你们的南城街道是老城区,大部分建筑都有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以上的历史,保护得很好,我正好参观一下。”

徐浩东陪着陈益波下楼,来到市政广场上。

正是黄昏前的时候,市政广场上不仅有散步的市民,还有不少跳广场舞的大妈大爷,更有不少摆地摊的人。

陈益波道:“真行,市政广场还允许摆地摊,真够开放的。”

徐浩东道:“这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他们的权利,全市以摆地摊为生的至少有三万人,其背后应该还有五万以上的家属,他们以此为生,我们必须尊重和保护他们。”

陈益波道:“我们省城难以做到啊。”

徐浩东道:“要是我是省城一把手,我一定开辟十万个地摊摊位,与百姓的生活比,城市的脸面算个屁。”

陈益波道:“好啊,你这是在骂我。”

徐浩东道:“就事论事,绝无他意,我是有感而发。我当年在省城读大学,勤工俭学的主要方式就是摆地摊,那是我人生道路上最美好最难忘的记忆。”

陈益波道:“行,你再说,我就向省委建议,调你去当滨州市长,天天给我擦屁股去。”

徐浩东道:“免了免了,我是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益波兄,咱俩做朋友比较好,真要是搭班子,非天天吵架不可。”

陈益波道:“也是,我自认我是开拓型的,恰好你也是,两个有自己想法的人碰在一起,吵架打架的概率很大。”

徐浩东道:“一山难容二虎,这句老话还是有科学道理的。”

陈益波道:“不讨论了,咱们走吧。”

徐浩东道:“你的秘书司机警卫呢?”

陈益波道:“我和你一样,不喜欢前呼后拥。”

徐浩东道:“安全问题呢?”

陈益波道:“去,有你这个带枪的市委书记保护,我的安全还有问题吗?”

二人边走边聊,从中城街道来到了南城街道。

果然都是旧式建筑,古今中外,各具风格。街上行人如织,地摊密集,叫卖声此起彼伏。

陈益波感慨万分,“浩东,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啊。”

徐浩东告诉陈益波,“我们做过统计,这里共有十五条老街,店铺一千家,地摊三千个,每天至少有三十万人光临,营业额在一亿元以上。”

陈益波点着头道:“听说这是你的杰作,是你竭力主张,才把老城区保存了下来。”

徐浩东心里骄傲,但嘴上谦道:“那是广大干部群众的功劳,我只是推动了市委市政府对保护老城区工作的重视。”

沿着百货街,转入食品街,陈益波买了几十元钱的水果,说是家有老人和孩子,不能空着手,这是礼节。

徐浩东也不阻拦,陪着陈益波来到服装街,再来到小吃街,走几百米,再穿过一条十多米长的弄堂,就是徐浩东家所在的八一路。

与隔壁小吃街的热闹喧哗不同,八一路很是安宁,两边都是民舍,街上有的只是纳凉聊天的居民。

徐浩东一边应着街坊邻居的招呼,一边陪着陈益波,走过石子和石板铺成的街道。

全家人都在门口恭候,见了面也不用介绍,因为陈益波那张脸,徐浩东的岳父岳母当然认得。

知道陈益波和徐浩东关系不错,许教授和云教授很是热情,相谈甚欢。两位教授答应,在有时间的前提下,免费给滨州市的干部们上经济课。

饭后,客厅喝茶,陈益波虚心请教,“两位教授,你们都是经济学方面的教育家,我仰慕已久。我想请教几个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