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2/5页)
还有燧发式手雷和地雷的图纸,他不禁仔细查看了一番。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燧发式手雷和地雷太毒了!
虽然限于火药的威力,燧发式手雷和地雷的爆炸伤害都不大,但里面竟然参杂了数不清的钢针,这一爆炸开来,那简直就是暴雨梨花针啊,附近几米范围内的人马估计都要被扎成刺猬!
朱慈炅再看了一下手雷和地雷的结构,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将燧发枪的燧发装置改了一下,变成震动激发,只要将手雷和地雷的保险销拔掉,一震动里面的弹片就会带着燧石砸向药室的钢板,跟扣动扳机是一个道理。
这钢针也很好做,用竹签在敦实的细沙上密密麻麻的扎满孔就行了,把钢水往上一浇,管它出来的针是什么样子的,反正又不是用来绣花的,是用来伤人的,越粗糙越好,磨都不用磨,取出来洗干净就可以用。
有了这么歹毒的‘暴雨梨花针’朱慈炅的心思又活络了,这东西用来野战可能还抵不过后金的骑射,但如果用来守城,那效果!一颗手雷下去,起码能炸伤上十人,除非敌人都是铁打的,不然十倍的兵力都别想攻下一座城池!
有此利器,守住蓟州镇就有希望了。
第二卷 第二十章 调兵遣将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打仗首先得把敌我双方的情况都摸清楚,这么简单的道理朱慈炅自然是知道的,他令秦良玉在三千营招募了一千精锐,经过简单的斥候训练之后,便全部派往蓟州以北的蒙古草原,去刺探皇太极的情况,看他到底什么时候来偷袭。
朱慈炅本来不准备启用三千营的,因为他们都是蒙元投靠过来的。但是这次却正好需要用到他们,朱慈炅也不是死板的人,为了心中的一点芥蒂就把三千营永远雪藏这种蠢事他自然是不会做的,去蒙古草原刺探情报还是派地地道道的蒙古人最好。
将三千营的精锐派出去之后朱慈炅又密令孙承宗速速赶回京师,毕竟自己对大明的边军一点都不了解,还是听听孙承宗的意见比较好。
先期的准备工作就只能做这些了,在不知彼又不知己的情况下,朱慈炅自然不会瞎指挥,一切都要等蒙古草原的情报和孙承宗回来之后再做安排,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试试这燧发式手雷和地雷的威力到底如何。
王恭厂已经逐渐步入正轨,毕懋康和宋应星又是专家中的专家,像燧发式手雷和地雷这么简单的东西,他们自然是手到擒来。朱慈炅将燧发式手雷和地雷的草图画出来以后,他们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把样品做出来了。
接下来的测试工作也不用朱慈炅操心,在他的提点下,测试工作也逐渐进入了专业化轨道,现在测试武器威力用的再也不是简单的木板了,而是简易的人形木偶,而且木偶身上还分别穿着软甲、锁子甲和盔甲。
测试结果出乎了朱慈炅的预料,软甲基本上挡不住四射的钢针;锁子甲也不行,钢针会从甲片的间隙中钻进去,防护效果比软甲还差;只有盔甲才能挡住钢针,但是手脚还有面部等没有防护的位置还是不行,照样插满了钢针。总的来说现在的士兵装备是没有办法防御这暴雨梨花针般的手雷和地雷的,只要一炸开,方圆五米之内所有人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既然效果比预期的还要好,那自然要可劲的造,朱慈炅直接下令,燧发枪的生产全部停了,所有人全力生产手雷和地雷,反正再过一年新型燧发枪的图纸就有了,再造这些简易的燧发枪简直就是浪费资源。
燧发式手雷和地雷的工艺其实十分简单,壳体直接铸出来再在口子上车个螺纹就行了,燧发装置也和简易的燧发枪差不多,而且做手雷和地雷不用车枪管也不用做子弹,只要做壳体和燧发装置就行了,这速度自然是奇快无比,就王恭厂现有的一千多人,一天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