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 (第1/5页)

军趁机南下。”

听皇上这么说,倒是把郑庸给吓了一跳。

他满面惊惶地问道:“陛下您是说,定亲王真的要谋反,而且已在北方集结了大批叛军?”

浩星潇启却是被他这副慌张的表情给逗乐了,摇头笑道:“你这老东西,当真是糊涂得很!当初不是你提醒朕,‘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吗?只不过虽然是‘欲加之罪’,却也多少要有些凭据才行。

朕说定亲王意图造反,那他用来造反的叛军总得要有个出处吧?他多年镇守北境,而且他的那些旧部现在也多在北方领兵,故而叛军当然是要集结于北方了。

而左相既然与定亲王相勾结,自然便要配合定亲王所率叛军的每一步行动。他故意命禁军将大部分主力集中于景阳东郊,这其中也必是存在着极大的阴谋了!”

郑庸这才算是听明白了,长出了一口气,道:“原来陛下您方才的那番话,是给那位左相参与谋逆的罪名找到了一个实据!”

他的小眼睛眨巴了几下,又忽然开口道:“陛下,也许您的这番神机妙算,还真是算中了定亲王与左相的阴谋也未可知!”

浩星潇启闻言怔了怔,皱眉沉思了片刻,道:“即便真如你所言,浩星潇宇确已在北方秘密集结了叛军,也不过就是来自几个州府的厢军,癣疥之疾,尚不足为患。

朕有十万禁军在手,随时都可将那些战力不足的叛军碾作齑粉。浩星潇宇不来则已,若是他果真自不量力兴兵造反,朕倒是求之不得!”

“只是老奴担心,禁军大统领宋青锋其人也并非完全可靠”

“诶”

一听郑庸又提起宋青锋的事情,浩星潇启顿时面现不悦之色,“前些时你便怀疑宋氏父子与定亲王有勾结,而你手下的大内密探调查了这么久,仍是没有发现任何实据。可见这些猜测皆是出于你的一番臆想,实是不足为信!”

郑庸见皇上根本听不进自己的提醒,心中虽是大感焦虑,却又不敢再多言,以免触怒龙颜。

此时浩星潇启也不再去理郑庸,而是将目光又转回到了那张舆图上。

这一次,他仍是将手指放在济世寺的上面,但指尖却慢慢地向左上方移动,最终停在了图中的那一大片绘有皇陵的位置上,并在那里轻轻地点了点。

大裕国皇室浩星氏的陵墓,便坐落于景阳城的东郊。其更确切的位置,就是在护国神寺济世寺的西北三十里处。

这座皇陵乃是由当时的国师阴无崖亲自选址而建,南依翠微山,西邻景阳河,占尽天地之灵气。

大裕太祖皇帝浩星奇驾崩后,便是被安葬在这座规模宏大又极尽庄严肃穆的皇陵之中。不过遗憾的是,在他的身旁,却并无一位嫔妃陪葬。

原来,在初建皇陵之时,太祖皇帝便已留下旨意,只允许他的皇后与他同穴共寝。

可是真正的皇后清平公主,却因其子永王谋逆而成了罪人,实是没有资格再以皇后的身份葬入皇陵。

再者说,当时清平公主抱着永王的尸身跳入火海之中,尸骨无存,确也没有留下任何可以用来葬入陵墓的东西。

而当今皇上的生母严贵妃,在今上登基后,母凭子贵,便成为了后宫之尊的严太后。

在这位严太后崩逝之后,若是以太后的身份将其葬入皇陵,倒也是合乎礼制,更不算是违背先皇遗旨。

然而奇怪的是,事母至孝的皇上却根本未提出此议,而是下旨将太后的遗骨葬在了济世寺的塔林之中。

不过皇上此举的原因倒也合情合理。严太后生前笃信佛教,去世之前,几乎日日在后宫为她专设的佛堂之中诵经,并自称已是在带发修行。

如此一来,自太祖皇帝浩星奇驾崩至今,已经过去了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