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4/5页)

。德妃就是李隆基兄妹的亲生母亲。

因此,那天看到王画那件漆奁上有些凄怆的宫女图,小丫头说想起妈妈。

虽然武则天十分喜欢李隆基,但这时李氏地位稍转好一点,况且继承人是李显,而不是李隆基的父亲李旦,李隆基还是立即将她的嘴巴捂上。连她的贴身太监,都害怕王画的发迹,影响到玉真的安全。

加上后来的武韦之乱,使得玉真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看寒了心,所以才要修道出家。

同样对李隆基王画也没有好感。早期李隆基还行。后来扒灰不说,差一点将唐朝弄亡了。

但事情不是他所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小丫头还是一个孩子,得了好东西,总想把它拿出来与人分享。

这一天,春天正是浓烈的时候。少年时的李隆基才气过人,与一群学子以及一些不得势的官员来到邙山上踏青,吟诗,不管是真好,还是假好吧,相互都奉承几句。

小丫头看不习惯了,她终于按捺不住,将王画那两首诗念了出来。甚至还把这首《清明》变异而来的三言四言五言以及小令全读了出来。这两首诗,一首胜在意境,一首胜在气势,这两首诗各有千秋,将一干诗人震得两眼发花。

于是追问是谁写的。

虽然是小丫头吟出的,可没有会相信是她作的。

小丫头支支吾吾地没有回答。虽然没有到完全懂事的时候,可也知道王画再三说过不要让人打扰,说出来恐怕不好。自己毕竟受了人家的好处。

李隆基狐疑地问道:“到底是谁?”

小丫头趴在他耳边说道:“就是那天卖漆奁的小孩子。”

李隆基听了笑出声来,人家是小孩子?比你还大上好几岁呢。但一会惊喜道:“你在哪里碰到他的?”

这个小家伙(他也忘记了自己比人家只大上一岁)整是一个神龙见首不尾,狄仁杰在偃师遇到他后,就没有找到人。来到洛阳后显了一下身后,又象是从人间蒸发了一样。

“他在南城门外一个农庄里,正在制作一件漆器。”

“好,你带我去见他。”

“不行啊,他说过不愿外人打扰他。”

“那有这个话。”李隆基牵着她的手就往回走。现在再找不到,说不定那一天又不见了。

第五十六章 冷淡

他们这一走,后面也跟了几个人。

第一人很有名气,不过现在名气还稍微小一点。那就是贺知章。

这个人有四样东西很闻名,第一样东西,就是才气。诗写得好,文章做得好。最主要他才思就从没有断过,给他五张纸,他能写出五张纸内容的文章,给他十张纸,能写出十张纸的文章,决不拖泥带水。如果放在现在,绝对是超一流的网文写手。第二就是清淡,魏晋人士经常干,但在唐朝几乎失传了,但这成了贺知章的独门绝学。这与吹牛不一样,要淡笑风生、宁静致远、引经据典,还要使听众心情气静,如坐春风。宰相陆象先说:“这两天没有听贺知章清淡,我又变得庸俗了。”将一个堂堂宰相都唬得不知东西南北。第三就是喝酒,饮中八仙嘛。第四就是书法。

少年的李隆基还是雄心大志的,也经常与一些文人雅士来往。不过因为朝政,与他交往的层次不算很高,就是有一些官员在里面,都是不得志的官员。他与贺知章关系很好。而且贺知章本身也风流倜傥,很招人喜欢。

今天游春,贺知章就是其中一个。

特别是听到日照香炉生紫烟一诗,不但大气,还有点仙气。现在大贺(才三十来岁)一听就喜欢了。加上他本人不拘小节,不管李隆基兄妹离去时,是有意不想招摇的,还是跟来了。

第二个人名气也不小,那就是老杜同志。虽然他自称才华胜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