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 (第4/5页)

,人生在世,人情这两个字是肯定逃不掉的,他能够硬下心肠连老爹的面子都不给,不代表着别人也是。

广告费的攻势加上高层领导的说情,还连带着有一个老乡的关系,不知道台领导能不能抗住这一波说情?反正以薛主任的经验觉得有点悬。

就在薛主任苦恼的时候,他的手机又响了,顿时吓得他一激灵,差点没跳起来。

还好这次不是来电,只是一个短信而已。

薛主任拿起手机一看,这条短信是自己一个小学同学发来的,语气诚恳,说蓝翔化工厂的奚老板是他多年老友云云,请务必给个面子,对方有重谢等等……看得薛主任直皱眉。

亲人、同学、领导,好家伙,这些人情全凑齐了。

“连小学同学都来凑热闹?”

薛主任干脆眼不见为净,直接把电话关了机,脸色有些无奈地坐在床头。

“薛主任,我可是出生入死了,你可别告诉我们这个选题做不了啊!”

欧阳紧张地说着,撑着双手,挣扎着从床上坐了起来。

他的腿是因为报道采访这条新闻才受的伤,总不能受伤了,最后新闻却播不出来,那就亏大了!

“你说呢,新闻得播,但领导的电话不能不给面子,我一个总编导兼制片人的腰杆还没那么硬,得看台领导的了……”

薛主任苦笑一声,说道:“估计省领导的电话打到咱们台领导那里去,咱们这条新闻得收敛不少,不痛不痒的太没意思了!”

新闻播或者不播,报道的力度有多强,全看记者和制片人怎么做,要是不痛不痒的的批评一下,或许还能让对方接受。

“我做这个新栏目的时候早有准备,只是这个求情大军还是太厉害了一些……知道《焦点访谈》为什么舆论监督的内容少了那么多吗?全拜这些说情的人所赐。”

他叹了一口气,揉了揉太阳**,无奈地说道:“当年焦点访谈开播的那一年,舆论监督的内容达到了惊人的47%,后来这个比例却一直在下滑,变成了百分之十几左右,不得不找一些不痛不痒的题材凑数,还美名曰坚持正面报道和批评性报道相结合,要是按照开播首年的比例我还信,后面的那个比例这不是在开玩笑吗!”

《焦点访谈》作为收视率最高的舆论监督节目,他的收视率曾经达到惊人的35%,但这个数字却连年下滑,这其中固然有网络、微博、朋友圈等新媒体的冲击缘故,但“敏感内容”的不断减少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些“敏感内容”的减少不是因为新闻线索不够,恰恰相反,《焦点访谈》的名气大了之后,门口排队反映线索的人络绎不绝,根本不缺线索。

对于舆论监督类型的栏目,影响最大的原因之一还是“说情”,“说情”这种玩意,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潜规则”,它不按照法律政策的规则来玩,而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利益的大小来影响和干涉正常的规则。

有些时候,这种“潜规则”的力量甚至比公开的规则更有影响力,决定着新闻报道的方向。

被舆论监督批评曝光的的对象为了保住自己,会不遗全力地动员所有的关系,向中央台的记者、主任、台领导求情、施压,甚至贿赂,将报道扼杀在摇篮之中,不让这种负面报道影响到他们。

《天网》这个舆论监督栏目面对的处境和《焦点访谈》差不多,其实这也是所有舆论监督栏目都要面临的问题。

国内没有一部关于新闻的法律来保障这一点,如果当前的法律状况不改善,出台一部《新闻法》之类的法律,作为维护公共利益的媒体监督,没有办法站直了腰杆依法行事,只能永远地处在这种弱势状态。

“薛主任,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聂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