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武则天深呼吸了一口,点点头,“他是监察御史,巡视地方州县是份内的职事。他主动向御史台的上官提出这个请求,他的上官没理由不答应。再者薛仲璋是裴炎的亲外甥,怎么也得卖几分颜面给裴炎。于是,薛仲璋很顺利的就离开了长安,挂着公职去了扬州。”
“咝——”
薛绍吸了一口凉气,“太后的意思是说,是薛仲璋帮助李敬业等人拿下了扬州大都督府?”
“没错。”武则天愤慨的重叹了一声,“这个‘奸’贼,诈称有人到御史台告发扬州大都督府的最高官员陈敬之长史谋反,命他前来调查。于是薛仲璋将陈敬之捉拿下狱,马上李敬业又手持伪造的朝廷任状与官凭告身到了扬州大都督府,诈称陈敬之因为‘阴’谋造反已被朝廷处斩,他是新上任的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与他同去的还有魏思温和杜求仁这些帮凶,他们还‘私’下招募了一些市井流民扮作亲随部曲,摆起官威做出了一番人多势众之相。再加上李敬业是大名鼎鼎的司空李勣的孙子并且继承英国公的爵位,多少还有些名望,众人不得不信。于是,他们就这样轻而易举的霸占了扬州大都督府——接下来的事情,岑长倩在政事堂里已经全都说过了。”
薛绍恨得真咬牙,“早知如此,我真该一刀劈了薛仲璋!”
“薛绍,你有没有发觉,扬州叛‘乱’之所以能够发动,薛仲璋是其中一个最为关键与重要的人物?”武则天说道,“如果没有朝廷方面派去的人,长史陈敬之是绝对不会被李敬业这区区几个废官给降伏的。恰好薛仲璋又是监察御史,恰好他又在这时候去了扬州——你认为,这会是巧合吗?”
薛绍微微一怔,“太后的意思是说,他们很早就已经谋划好了?”
“极有可能。”武则天说道:“你想一想,如果不是早有谋划,薛仲璋怎么就这么巧在扬州遇到了李敬业这一大批人?你把叛‘乱’的发生经过仔细的推敲一番就不难发现,这分明就不是一个临时的想法,而是预谋已久的周密计划。首先他们举兵的地点就选得极是刁钻。天下皆知‘扬一益二’,扬州大都督府是大唐最繁华的地域。他们在那里举兵不会缺少钱粮,而且距离关中较远,朝廷很难在第一时间起兵平叛。这样他们就有充分的时间去发展壮大。其次,他们趁朝廷最为动‘荡’的皇帝废立之时举兵,也正是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如此天时地利人和,还会是巧合?”
薛绍心头一震,“太后的意思是说,李敬业等人的背后有一只幕后黑手在暗中‘操’纵?”
“除非是有高人暗中‘操’纵,除非是在朝中有内应而且这个内应的官职还不低,除非是早已经把一切安排得滴水不漏。否则,我绝不相信几个落魄官员就能够掀起一场震‘荡’天下的大兵‘乱’!”武则天说道,“所以我认为,扬州叛‘乱’,其表相在扬州,其根源——在朝堂!”
话都说到了这份上,薛绍哪里还不明白武则天的意思?
难道会是裴炎,暗中‘操’纵了这一场大叛‘乱’?!
武则天的话很有道理,但是薛绍还是很难相信,裴炎会干出这样的事情——虽然他是自己的死敌,但薛绍认为裴炎还不至于如此的丧心病狂。说一个最简单的漏‘洞’,世人皆知薛仲璋是裴炎的亲外甥,裴炎还敢派他去帮助李敬业等人叛‘乱’吗?
——那不是引火烧身,摆明了找死?
思之再三,薛绍想不透。
但是转念一想,薛绍认为裴炎是否参与了扬州叛‘乱’,这或许不重要了。这位当朝首辅宰相的存在,已经让大唐的军事变得一团糟糕,边关的仗全都没法打,死了那么多的人。换句话说,裴炎的存在已经严重妨碍了国家利益,这样的宰相无论他的‘私’德有多么高尚,迟早都是要下台要被清算的。皇帝和大臣或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