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部分 (第1/5页)
只是,一切都是欣欣向荣,却是和这些河南来的流民没有什么关系了。
碍着张守仁的面子,他们是没有办法再去扛活,也不能找长工做,大伙儿知道,就算张守仁不出头,真的打起来,到底是本地人多,而且本地民壮都入了义勇大社,是半军事组织,兵器什么的都是很精良的……真打起来,铁定是他们这些河南人吃亏。
但不打出一片天来,就只能天天猫在这儿,缩在这些本地人看都不看的窝铺里头,吃的是稀粥,饿是饿不死,但这么长大的汉子,每天三顿稀粥顶什么用?哪一天不是饿的肚皮咕噜直响!
“唉,伏虎哥,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
“咱们鄣德,这一冬又是一场雪没有下,一府六县都是遭灾,看吧,咱们是回不去,过一阵子,准保还有新的逃荒的过来。”
“过来又怎么着?不死不活,也就饿不死罢了。”
“也不要说这样的话,山东老乡够厚道,浮山营的张大人也够厚道啦。这一冬,漫说这鞑子破城咱们都知道是啥下场,就算没破城,要不是有张大人和浮山营,咱们这些外地人,饿死冻死多少是个头?”
“咱又不是说张大人,就是焦燥……”
“谁不焦燥?可惜两眼一抹黑,当初就知道顺着官道大路,一直逃荒到这济南来,其实该往南头更走远些,听说南直隶那个富裕,咱们到那边,没准有个奔头。”
“嗯。”杜伏虎一直躺着听着,这会子也是坐起来,目光炯炯的道:“活人岂能叫尿憋死?咱们又没有家口,就给老少爷们趟趟路去,要是南边真富,叫人回来慢慢接人过去,济南这儿,我是一天也不想呆了。”
“对,咱们说走就走,明儿一早天一亮就奔南,中不中?”
“当然中了。俺听人说过,沿着官道一直走,下兖州过济宁,沿着河道到宿迁,淮安,扬州,过江就是江南,那是富的流油的地界。织厂多,用工多,不愁没活路。”
这些流民,都是壮棒的小伙子,在济南憋的也是难受,济南这里南来北往的客商多,时间久了,他们的见识当然也是与日俱增,此时在济南呆不住,便是真的一心想南下觅活路去了。
第四百零七章 立木(1)
“伏虎兄弟在不?”
正说的热闹,外头却是有个妇人说话的声响,杜伏虎一听就听了出来,连忙从半人多高的草窝铺里钻出去,毕恭毕敬的躬下身子,见礼道:“见过张家大嫂。”
他是身体长大的汉子,躬了身子也是比那张李氏高出不少来,不过态度倒是十足恭谨,把这种身高体壮的威压无形中减弱了不少。
“伏虎兄弟,俺家那口子请你过去,说是有正事要办。”
尽管杜伏虎十分恭谨,但张李氏对这样的昂藏大汉还是有十分的忌惮,对他身后的那些河南流民,也是有一点畏惧和提防。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寻常妇人,见识也就是如此了。
尽管杜伏虎是见过太多了,但他对张德齐是十分尊敬的,对这个秀才相公的胸襟和人品都十分敬服,对张德齐能在张守仁身边效力,更是十分的羡慕。
眼下这个妇人眼中的那一点提防和畏怯,还是叫这个河南汉子情不自禁的把头向上抬了一抬……但想起张德齐对自己的栽培和重视,杜伏虎又在第一时间把头低下,勉强笑应了一声:“好勒,嫂子,俺们这就过去。”
“好,他在等着你们。”
说了两句,张李氏也不敢停留,这就转身离去。
在杜伏虎身后的一群流民也都是满心不是滋味,一个小个子挠了挠头,苦笑道:“俺们在家,也是务庄稼,漫说咱这一辈子,祖宗十辈子也没做过作奸犯科的事,到人家的地头上,一个个都是拿这种眼光看咱,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