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 (第1/5页)
兀�敫呃龉�粞悸探�嗤��
王钰从中央和地方挑选得力官员,组成辽东行省的第一届班底,准备在来年年初之际,入辽东行省司仪行政。
就在这一年年底,王钰预料的一件事情实现了。辽帝耶律大石果然在占据几个城池之后,向大宋朝廷派出了使节,商讨平分土地一事。
王钰故意把辽国使节扔在驿馆足足半月,不予接见,就在辽使耐性快要丧失之际,他才派出以参知政事尚同良为大宋代表,与辽国使团展开谈判。
辽国使臣一开始还装模作样,煞有架势地提出要平分金国土地,一开口就要长白山地区以及兴安岭以东的大片领土。尚同良将情况报告王钰,后者断定,这是辽国欲擒故纵之计,先狮子大开口,然后坐地起价。
遂指示尚同良,与辽国使臣力争,大宋同意把金国旧西京道,以及靠近幽云十六州的部分领土转让给辽国,以酬谢他们发兵援助,共同灭金。
尚同良把把这个方案提交给辽国使臣之后,辽使错愕不已。要知道大宋提出这片领土,完全是靠近大宋军事重镇幽云十六州,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要是辽国得了这片领土,就时时刻刻处在大宋军队的威胁之下,这怎么能要?
如果这个方案实施,那么辽国这片领土,南,北,东三面都被大宋包围,西面又是蒙古。人家随时都可以吞下这块肥肉。因此,辽使断然拒绝了这个方案,一再坚持讨要辽国所提出方案中的领土。
谈判也因此陷入僵局,可大宋方面似乎并不着急。也难怪,辽国十几万兵马,现在处在大宋的军事包围中,拖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反而大宋对件事情,毫不在意,因为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就在年末之时,辽国使臣终于呆不下去了,提出了另一个解决方案。
“大宋拿出白银五百万两,黄金一百万两,丝绸四十万匹,瓷器一百五十万件,作为大辽出兵的军费。同时,大宋必提供火炮两百门,弹药若干,神臂弓一千张。最后,大宋须与辽国签定盟约,从今往后,由大宋境内输入西域地所有物品,辽国要征收两成的税收……”
王钰终于听不下去了。打断了尚同良的话:“他直说想要火炮和硬弩的制造技术不就完了?还有黄金白银,丝绸瓷器,这几样折算下来,总价绝对超过两千万两白银。干什么?吃大户,当我是冤大头?还有,征收两成关税?契丹人还真不脸红。光是这一项,只怕都能撑起他们地全国税收。哼说梦!”
“王上。辽国方面还提出……”合着尚相还没有说完,辽国还有条件。
“不听了,不听了!你告诉辽国使臣,想都别想。他们爱呆多久呆多久,那几个城本王不要了,让他们占着吧!本王以前怎么没有发现,契丹人还有作奸商地潜力。”王钰冷笑道。
尚同良见状,把册子一合。笑道:“臣也认为,辽国条件太过苛刻,早就超过我国可以接受的底线。”
“岂止是超过底线,他们这个方案,怎么看都像是战败国在赔款。当我们是傻子。天下哪有这么便宜地事?辽军出国门以来,打过几个像样地仗?大漠一战。南府军与金军已经打得两败俱伤,他们来干捡一个便宜,根本没有多少损失。围攻黄龙府。也是顺水人情,北伐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干什么去了?这时候就想来分好处,门都没有!”
王钰有些不明白,耶律大石一代枭雄,何等样人?明知这不可能为大宋所接受,还提出如此苛刻地条件?他凭什么?说句不中听地话,那十多万辽军,大宋如果想一口吃掉他们都有可能,还敢坐地起价。
答案马上就出来了。
兵部张浚匆匆进入政事堂,施礼完毕,将一道奏折递到王钰案前。王钰瞥了一眼,是幽云卫萧充上的折子。难不成契丹人又玩什么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