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 (第3/5页)
压,等会议室静了,又说:“既来之则安之,话是这么说,可怎样才安得下来?三五年不出成绩,我只能灰溜溜走喽。”
“呵呵呵一一”会议室哄笑一片。
“我走是会走的,但不是灰溜溜走。”吴越收敛了笑容,“要改变滨海的现状,只有四个字’开源节流’!”屈指敲敲办公桌,把某些人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后,“开源无非是招商引资和挖掘现有的潜力,咱们滨海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那么农业上是不是能动动脑子呢?除了保留必要的口粮田,可不可以引进一些增收的经济作物?滨海有大片的海域和滩涂,可不可以搞一些养殖业?同志们,脸朝黄土背朝天只能够温饱,要富足,要小康,不另想办法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
会议室嗡嗡的,与会者都在交头接耳。
吴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放下茶杯时动静大了些,一下又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同志们,开源的问题等我和孔县长具体商谈后再拿到常委会上让大家议一议,今天我想重点谈谈节流的问题。”指了指姜文清,“姜主任,把文件发一发,先请同志们看一看。”
姜文清站起把面前一叠文件挨个发了一份。
吴越边看边点评,“咱们滨海吃财政饭的实在太多,初步估算一下全县超编人数在一万二千以上,这许多人一年要多少财政支出?二个亿?三个亿?咱们一年的财政收入才有多少?不到十八个亿吧。同志们,你们算算看,超编人员占了多大的比例?”合上文件,“咱们滨海养不起这么多人,也没有必要养这么多人!这事我跟孔县长商量过了,应该把它当做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下面,我请孔县长就具体的部署谈一谈。”
“同志们,吴书记的讲话很精炼,但字字句句都切中了咱们县里的问题。”孔立把烟头摁灭,”开源重要,节流更重要,咱们不能抱着老黄历过日子了。等靠要现在不流行,过去越穷越光荣,现在穷了就是低人一等!县里的经济同志们都清楚,不说全省,就在地区咱们也是老末。同志们,丢脸呐,我每次去市里开会看着兄弟县市上台作报告领奖,我这头部低到裤裆里去了。”
孔立叹了一口气,苦笑笑,“就这副穷家当,咱们县的政府工作人员却远远超过其他兄弟县市,同志们,这种现象正常吗?是到了该痛下决心的时候了,不谈以后的发展,只要把这些尾巴砍了,至少咱们县收支能平衡吧,也不用伸长脖子等救济!同志们,省里、部里看到我们这种县,头疼是小事,给几个就像应付大街上要饭的一样,那种滋味,你们尝过?”
“县里决定成立精简机构督查工作小组,吴书记和我任正副小组长,在座的同志任组员。”孔立抖抖文件,“整个精简工作分成三步走,这个文件上都有,大家刚才也应该看了。时间暂定三个月,哪个单位完不成精简任务的,单位一把手免职,这个没有商量的余地,要保住自己的饭碗,就得去砸不该端饭碗的人!同志们会后都去找分管部门开会,落实这次会议的精神。”
孔立看了看吴越,意思他讲完了。
“同志们还有什么意见吗?”吴越的目光逐一扫过与会者的脸。
书记定了调子,县长举双手赞威,谁反对谁自讨没趣,不过看到三位副书记也一脸讶然,其他常委禁不住纳闷:难道这个议题没经过书记碰头会讨论研究?
三位副书记交流了一下眼神,各自笑笑,接受了会议的结果:按照常规,拿到常委会讨论的议题,事先必须经过书记碰头会商量,这能保证议题提过的概率。可这位吴大书记,根本没拿他们三个副职当回事,有心想难一难吴越,要他照着规矩办事,可惜这个吴书记非是前任宋宏书记,他是市委常委,县里的副职以后要进步,被他在市委常委会上几句反对的话一讲,不就泡汤了?
会议开了,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