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部分 (第3/4页)
下降。而且被日军抽调参加第二阶段会战的师团,有几个原来的炮兵联队甚至干脆以迫击炮代替。
原本作为联队炮的四一式山炮,如今也成了日军新编师团炮兵联队的当家火炮。老式的武器,也拿出来都重新使用了。什么三零式步枪、三年式重机枪,这些在关东军里面,从来都没有见到过的武器也都拉了出来。
一直都在关注陈翰章那边战局的杜开山,甚至听说乐陵一线的日军一百二十师团,就连明治三十八年式重机枪,日俄战争时期的三一式山炮都拉了出来。从前边传来的战报更加确定了,他对日本人现在已经开始穷途末路的判断。
与抗联整体装备在不断飞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军补充兵员素质和装备质量,都早就已经是今非昔比了。兵员素质与装备水平下滑速度之快,甚至可以说出乎了绝大部分人的意料。
一方面的装备水平与部队整体素质在急速上升,一方面却是在不断下滑,敌退我进、此消彼长的态势越来越明显。虽说在作战不利的时候依旧还能咬着牙死扛着,但是决死精神早就已经不如以往。
这一点从第一阶段会战结束后,俘虏的数量远远超过之前历次会战,就可以清晰的证明。第一阶段会战仅仅河北战场,就俘虏日军三千余名,而这其中的军官超过了五百。被俘的军官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佐级军官。
第一阶段会战期间,甚至出现日军以中队为建制集体投降的例子。在被合围分割之后,日军主动放下武器的也不在少数。这与之前即便被围,也会拼死抵抗的情况相比,可谓是天差地别。
这都已经说明日军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其决死之决心,都在飞速的下降。这一点的发现,让他感觉小鬼子恐怕是支撑不了几年了。如果现在不能抓紧一切可能的机会,痛痛快快的多打几仗,恐怕留给自己的机会就没有多少了。
尽管杨震曾经多次再三交待,但看着之前陈翰章在近在咫尺的冀鲁边地区打的战况空前,杜开山要说心里不痒痒那就怪了。如果不是杨震当初的再三警告犹在耳边,生怕一号会让自己在也摸不到前线,把自己调到生产建设兵团去养老。没准干等不到日军登陆,心都乱了的这个家伙会沿渤海湾直下,跑到陈翰章那里去捞上一把。
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
眼下这千盼万盼,好不容易将日军盼上了岸,心都等的快要长草的杜开山哪里还会含糊?还会因为舍不得燃油和弹药,而将自己手脚都束缚起来?恨不得就连板砖都抄起砸过去的杜开山,那里会摆出一副小家子气来?如果他要手下留情,估计他都会感觉到对不起自己。
心态的变化让杜开山在此战之中,调动了自己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就是要干净利落的解决掉,自己当面日军这两个师团。至于物资上的消耗,此刻对于看着别人打的热火朝天,已经眼热良久,早就有些沉不住气的他就有些多少顾不上了。
在火力上杜开山的倾尽全力的投入,也的确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其航空兵的火力打击,让四十四师团伤亡惨重。而在航空兵以及炮兵的全力掩护之下,相对于第九师团异常顽强的抵抗,杜开山在四十四师团正面的突击行动,进展的极其顺利。
还未等凝固汽油弹燃起的冲天大火熄灭,他的坦克部队就已经撕开三虎庄正面四十四师团的防线。其攻势就像刀切奶油一样,第一轮的攻势就凿穿了四十四师团的防御体系,将四十四师团与其北面的第九师团之间的联系,给强行分割开来。
而刚刚抵达三虎庄以东邓家庄,也是此次作战日军所有登陆部队之中,最后一个登陆的四十四师团九十三联队所部,两个步兵大队虽然紧赶慢赶。但依旧还未来得及与师团主力汇合,就被从侧翼杀过来的抗联坦克部队,将整个行军序列给冲的七零八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