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不容穴 (第1/2页)
光绪年间,正值盛夏,烈日高悬,我伴随年轻的太爷爷行走在前往南阳的漫漫路途上。骄阳似火,无情地炙烤着大地,蜿蜒崎岖的道路仿佛没有尽头。
忽然,一阵虚弱且带着几分绝望的呼喊声传来:“好心人,救救我!”太爷爷闻声,毫不犹豫地拉起我的手,迈着大步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快步走去。只见一位衣衫褴褛的路人,面色蜡黄如土,眼神黯淡无光,有气无力地倚坐在路边的大石头上,整个人仿佛被抽去了精气神。
太爷爷赶忙走上前,蹲下身子,关切地问道:“这位兄弟,你这是怎么了?”
路人苦着一张脸,声音虚弱地说道:“唉,我已经好几日吃不下饭,肚子胀得难受极了,浑身也使不出一点儿力气,感觉自己真的快撑不住了。”
太爷爷神情专注,伸出手指为其诊脉,又仔细观察其面色和舌苔,神情严肃地说道:“你这是食积脾胃,运化失常所致。”
随后,太爷爷目光坚定,决定为其针刺不容穴来缓解病症。他温和地说道:“兄弟,你且平躺在地上,莫要紧张。”路人依言躺下,太爷爷开始定位不容穴,边定位边耐心地解释:“这不容穴,位于上腹部,当脐中上 6 寸,距前正中线 2 寸处。”
只见太爷爷手法娴熟,手中的银针轻轻刺入不容穴,手指微微捻动,行针片刻。路人原本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喃喃说道:“真神奇,我感觉腹部有一股暖流在涌动。”原本胀满的不适感减轻了许多。
路人惊讶不已,眼中满是感激和敬佩。太爷爷微笑着说:“这不容穴功效甚多。除了能助你改善这食欲不佳之症,它对胃胀、胃痛、呕吐等病症亦有良效。因其在胃经之上,能调节胃腑之气机,促进气血运行,使脾胃功能恢复正常。”
路人挣扎着起身,想要跪地拜谢,太爷爷连忙扶起他,说道:“不必客气,你回去后还需注意饮食,莫食生冷油腻之物,调养几日方能痊愈。”
告别路人后,我和太爷爷继续前行。微风拂过,太爷爷的衣角轻轻飘动,他那高大的身影在我眼中愈发清晰,他的医术和仁心深深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一生难忘的记忆。
后来听太爷爷给我讲“不容”之名,深含中国传统文化之韵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容”有包容、容纳之意,而“不容”则暗示此处气血运行易受阻隔,难以顺畅地容纳充足的气血。
从中医经络学说及传统文化的视角来看,穴位之名常蕴含着其独特的功能与特性。不容穴因其名,便暗示了其在调理气血、通经活络方面的重要作用。
不容穴之所以能够治疗相关病症,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理念紧密相连。首先,其位于胃经之上,胃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仓廪之官”,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当胃之功能失调,出现如胃胀不容、胃痛不容、呕吐不容、食欲不振不容等症状时,刺激不容穴能够调节胃经的气血运行,恢复胃的正常容纳与腐熟之能。
其次,不容穴所处位置靠近胃脘部,对于胃脘部的病症具有直接的调节作用。例如,当饮食不节或情志不畅导致胃脘胀满疼痛不容时,通过按摩或针刺不容穴,可以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缓解疼痛和胀满之感,使其恢复容纳之态。
再者,中医认为经络气血的通畅与否关乎身体的阴阳平衡与健康。不容穴作为气血运行容易受阻的部位,通过适当的刺激,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改善全身的气血循环,从而对一些由于气血不畅引起的病症,如胸胁胀痛不容等,发挥调和治疗作用。
总之,不容穴之名既反映了其气血运行的特点,又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平衡理念。其治疗所主病症的功效,正是基于其在经络中的位置和与相关脏腑的联系,通过调节气血、疏通经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