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关门穴 (第1/2页)
清晨,阳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微风轻轻拂过,道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我跟着年轻的太爷爷,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途。
行至中途,一位面色苍白、神情焦虑的路人突然闯入我们的视线。只见他双手紧紧捂着肚子,脚步虚浮,仿佛下一秒就会瘫倒在地。他艰难地抬起头,眼中满是痛苦与无助,声音颤抖地拦住我们求助道:“这位先生,求求您帮帮我,我实在难受得紧。这几日不知怎的,肚子总是咕噜咕噜响个不停,腹痛如绞,一天要拉好几次肚子,整个人都快虚脱了。”
太爷爷听闻,目光瞬间变得温和而专注,他微微俯身,仔细观察路人的面色,只见其面色苍白无华,舌苔白腻。接着,太爷爷伸出三根手指,轻轻搭在路人的手腕上,认真地为他把起脉来。片刻之后,太爷爷神色凝重地说道:“你这是脾胃虚寒之证,加之饮食不洁,以致寒湿内生,损伤脾胃之阳气,脾胃运化失司,故而泄泻不止。”
说罢,太爷爷决定为他针刺治疗以缓解痛楚。太爷爷和声说道:“来,你先仰卧躺好。”路人依言躺下,太爷爷则开始全神贯注地寻找关门穴。“关门穴,位于腹部,当脐中上 3 寸,距前正中线 2 寸之处。”太爷爷一边沉稳地说着,一边准确无误地找到了穴位。
太爷爷从随身的布囊中取出一根银针,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银针轻轻刺入关门穴,而后开始捻转提插。行针之时,太爷爷的神情专注而严肃,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不一会儿,路人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一丝轻松的神情,喃喃说道:“似乎没那么疼了,肚子也舒服了些。”
太爷爷微微一笑,说道:“这关门穴可不简单,除了能治疗你这泄泻之症,它还对腹胀、腹痛、肠鸣等病症有良效。若因食积导致腹胀,针刺此穴,能助脾胃运化,消除胀满;若为气滞腹痛,刺激此穴,可通调气血,疏通气机,缓解疼痛;遇肠鸣之患,能调理肠道气机,使其恢复正常。”
路人听后,感激涕零,连连作揖道谢:“多谢先生救命之恩,您真是华佗再世!”
经过太爷爷的治疗,路人的症状明显减轻,他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身体,向太爷爷再次道谢后,便精神抖擞地继续赶路了。
我站在一旁,望着太爷爷那自信从容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敬佩之情,也暗暗下定决心,要像太爷爷一样,成为一名医术高超、救死扶伤的中医。
后来,我听太爷爷告诉我,“关”寓意着守护、把控、约束,而“门”象征着通道、枢纽和界限。关门穴之名,承载着深邃而精妙的文化内涵。
中医理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平衡、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从阴阳五行的哲学视角审视,人体气血的运行恰似自然界中水流的流淌,既有波涛汹涌的奔腾,亦有静谧平和的缓流,需有张有弛、有开有关,方能维系和谐与稳定。关门穴宛如一道关键的关卡,精巧地调控着气血的出入,确保其在经络中有序地流动。
关门穴在治疗诸多病症方面功效显着,如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等。当腹胀之症出现,仿佛体内气血如过度膨胀的气球,失去了应有的约束。此时,关门穴充分发挥其“关”之作用,犹如紧闭的门阀,将多余的气收敛于内,使腹部之气回归平衡,胀满之感随之消散。
腹痛之苦,常常是由于气血运行失序,邪气肆意横行所致。刺激关门穴,恰似严实紧闭的门户,坚决地将邪气阻挡于外,引导气血重新踏上正常的循行轨道,疼痛得以缓解乃至消除。
肠鸣之状,仿若体内气血如不安分的溪流,湍急而杂乱地奔腾作响。此刻,关门穴彰显出其“关”的效能,如同稳定的闸口,使气血的流动变得安静有序,肠鸣之声也逐渐消弭于无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