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昆仑穴 (第1/2页)

好书推荐: 综影视:赠花手留香

那是一个阳光炽热的夏日,我跟着年轻的太爷爷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途。天空湛蓝如洗,没有一丝云彩,骄阳似火,烤得大地热气腾腾。

我们在蜿蜒的山路上走着,迎面走来一位面容憔悴、脚步蹒跚的路人。他眉头紧锁,满脸痛苦,见到我们,仿佛见到了救星,连忙求助。

路人自述道:“我这几日头痛欲裂,脖颈也僵硬酸痛,无法自如转动,整日昏昏沉沉,实在是难受极了。”

太爷爷仔细观察了他的面色,又为他把了脉,询问了一些日常起居的情况,心中便有了判断。太爷爷说道:“你这是外感风邪,加之长期劳累,气血不畅,经络阻滞所致。”

说罢,太爷爷决定为他针刺治疗。太爷爷选择了昆仑穴,他对路人说道:“昆仑穴位于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此穴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对你的病症有所帮助。”

只见太爷爷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准确地刺入昆仑穴。行针片刻后,太爷爷轻轻捻动银针,路人渐渐感到头部的疼痛有所缓解,脖颈也能稍稍转动了。

太爷爷一边行针,一边向我讲解:“这昆仑穴乃足太阳膀胱经之穴位,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外感风邪常沿此经侵袭。针刺昆仑穴,可激发经气,驱散外邪,通利经脉。”

治疗结束后,路人感激涕零,连连道谢。太爷爷微笑着摆摆手说:“不必客气,日后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过度。”

告别了路人,我和太爷爷继续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那一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医的神奇和太爷爷的仁心。

听太爷爷给我讲,这昆仑穴中的“昆仑”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其深远的象征意义。昆仑山脉,巍峨高耸、雄浑磅礴,被视为天地间的支柱和神秘的仙境。将这一名称赋予穴位,足见其地位之重要与功效之非凡。

足太阳膀胱经脉起始于眼睛内角,犹如一条气势磅礴的洪流,奔腾流经头部、颈项、背部。中医“上病下取”的治疗原则,恰似高屋建瓴的智慧。

昆仑穴在下,恰似这洪流之下的坚实基石,成为治疗头面五官病症的关键要冲。当风邪侵袭头部,引发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症状时,刺激昆仑穴,宛如启动了一道神秘的机关,能够引导上部的病邪顺势而下,使气血如江河归海般通畅无阻,症状随之得以缓解。其效力之宏大,恰似昆仑山脉的巍峨气势,能够镇压住上部肆虐的邪风。

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仿若一条蜿蜒伸展的巨龙,穿梭于腰部和下肢,最终终止于足小趾部位。遵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至理,昆仑穴如同一位坚定不移的守护者,扞卫着经脉的通畅与安宁。无论是经脉气血阻滞所致的腰腿疼痛、下肢麻木,还是经脉失养引发的肌肉萎缩、无力,昆仑穴因五行属火,有着温热作用,此穴可以施展出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精妙之能,令经脉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其疏通之功力,恰似昆仑山上流淌而下的清澈溪流,滋养润泽着所经之处,使其恢复生机与活力。

昆仑穴作为膀胱经的腧穴,位居外踝后方。而太溪,作为肾经的原穴,属足少阴经,位于内踝后方。这两个穴位恰似阴阳两极,相互呼应,表里相通。在孕育新生命的关键时刻,当面临难产的艰难困境时,昆仑与太溪携手并肩,协同作战,为新生命的降临开辟出一条光明之路。同时,对于诸多妇科病,如月经不调、带下异常等,以及踝关节的病症,如扭伤、疼痛、肿胀等,它们的紧密配合展现出了卓越非凡的疗效。在此过程中,昆仑穴的作用犹如昆仑山脉的稳固根基,为治疗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昆仑穴在五行中属火,与心相应。膀胱经的经别深入心脏,而心主神志。当神志遭受侵扰,出现失眠、多梦、焦虑、烦躁等症状时,昆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