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上脘穴 (第1/1页)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跟着年轻的太爷爷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途。微风轻拂,道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走着走着,在一个小村口,我们遇见了一位满脸愁容的路人。他眉头紧锁,手捂着胸口,嘴里不住地叹气。太爷爷见状,上前关切地询问。
路人苦着脸说道:“唉,我这胃口堵得厉害,吃点东西就觉得下不去,堵在胸口,难受得紧。这几日都没好好吃过一顿饭,人也没了精神。”
太爷爷仔细打量了一番,说道:“别着急,让我来看看。”
只见太爷爷让路人坐好,开始为他诊治。太爷爷说:“上脘穴,在前正中线上,脐上 5 寸,能治你这胃口堵塞之症。”
说罢,太爷爷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准确地刺入上脘穴。没过多久,路人便觉得胸口的堵塞感减轻了许多,脸上渐渐有了喜色。
路人感激涕零:“先生真是神医啊,这一针下去,我感觉舒服多了。”
太爷爷微笑着说:“这几日饮食要注意清淡,切不可再暴饮暴食。”
告别了路人,我和太爷爷继续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
太爷爷告诉我,“上”字,在方位上表示高处、上部。从人体的结构来看,上脘所处的位置相对较高,位于胃脘部的上部。这种位置的描述不仅仅是一种空间上的指向,更蕴含着中医对于人体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层次的认识。
“脘”,指的是胃腔。胃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太仓”“水谷之海”,是容纳和腐熟水谷的重要脏器。而“脘”字则更具体地指出了与胃相关的部位。
综合“上脘”二字,可以理解为胃腔上部的区域。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联。上脘穴位于胃腔上部,其气血运行与胃的受纳、腐熟和通降功能相互影响。
上脘穴之所以能够治疗相关病症,首先与其所处的位置和所联系的经络有关。上脘穴属于任脉穴位,任脉为“阴脉之海”,总任一身阴经之气。通过任脉的气血输注,上脘穴能够调节胃腑的气血运行,从而改善胃的功能。
当胃的受纳功能失常时,如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上脘穴能够发挥作用。因为上脘穴所在之处,是胃接受食物的起始部位。刺激上脘穴,可以调整胃的开合,促进胃气下降,恢复正常的受纳功能。
对于胃的腐熟功能障碍,上脘穴同样具有治疗作用。胃的腐熟功能是将食物初步消化为食糜,如果腐熟无力,就会出现胃脘胀满、消化不良等问题。上脘穴能够激发胃中的阳气,增强腐熟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互为表里。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上脘穴的调理作用不仅局限于胃,还能通过脾胃之间的关系,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当脾胃失调,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病症时,刺激上脘穴有助于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
此外,上脘穴的治疗作用还与人体的气机升降有关。中医认为,人体的气机应该升降有序,脾胃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上脘穴处于胃脘上部,通过调节此处的气血运行,能够影响中焦的气机升降,从而改善全身的气血流通,治疗因气机不畅导致的各种病症。
总之,上脘穴名中的“上”和“脘”二字,形象地指出该穴在治疗胃接受食物的时候出现的疾病治疗的作用。结合中医的整体理论,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上脘穴在治疗胃腑相关病症以及调理脾胃功能、调节人体气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