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筑宾穴 (第1/2页)

好书推荐: 综影视:赠花手留香

那是一个阳光炽热的夏日,我跟着年轻的太爷爷前往南阳。天空湛蓝如宝石,没有一丝云彩,只有那滚滚热浪伴随着我们前行。

在蜿蜒的山路上,我们偶遇了一位面容痛苦、步履蹒跚的路人。他眉头紧锁,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太爷爷见状,连忙上前询问。

路人自述道:“我这几日不知怎的,右脚大拇指突然红肿疼痛,痛得我是寝食难安啊!”

太爷爷仔细观察了他的症状,又为他把了脉,心中已有了判断。太爷爷说道:“您这是肾中湿浊过重所致。湿浊内蕴,阻滞经络,气血不畅,故而引发足大拇指红肿疼痛。”

说罢,太爷爷决定为他针刺治疗。太爷爷选择了筑宾穴。筑宾穴位于小腿内侧,太溪穴与阴谷穴的连线上,太溪穴上 5 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

太爷爷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精准地刺入筑宾穴。行针片刻后,路人渐渐感到疼痛有所缓解,红肿似乎也消退了一点。

太爷爷一边行针,一边向我解释道:“筑宾穴乃肾经之要穴,有清热利湿、化痰安神之效。对于肾中湿浊所致之病症,有着一定的治疗的作用”

经过一番治疗,路人的疼痛明显减轻,他感激涕零,连连道谢。太爷爷微笑着摆摆手,叮嘱他日后要注意饮食起居,切勿贪凉饮冷,以免湿浊再次内生。

告别了路人,我和太爷爷继续踏上前往南阳的路途。而那一次奇妙的治疗经历,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让我对中医的神奇与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听太爷爷说“筑宾”二字,蕴含着深邃的中医智慧,其背后还隐藏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筑”不仅有构筑、建设之意,还象征着一种精心的营造和雕琢。正如古代的能工巧匠精心打造精美建筑一般,筑宾穴在人体经络中起着精心构建和修复的作用。“宾”,在古代指贵客,代表着尊贵和重要。这也暗示着筑宾穴在维护人体健康方面的尊贵地位和重要性。

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看,人体的气血运行如同江河之水,需要畅通无阻才能维持生命的正常活动。而筑宾穴所处的位置,恰是气血交汇、经络贯通之处。当气血在体内运行不畅,出现阻滞或亏虚时,筑宾穴就如同一位勤劳的工匠,努力构筑起通畅的气血通道,使气血得以重新充盈和流畅,恰似“筑”起气血之通畅,迎来健康之“宾”客。

在情志方面,中医认为情志不舒易导致肝郁气滞,进而影响气血的运行。一些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常常处于焦虑、紧张、愤怒等不良情绪之中。此时,筑宾穴挺身而出,发挥其“筑宾”之能,帮助人们构筑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舒缓情绪,消除肝郁气滞带来的种种不适,如同为心灵“筑”起一道防护之墙,迎接宁静之“宾”。

对于热毒内蕴肾脏之证,筑宾穴亦能展现其独特的治疗功效。热毒犹如入侵身体的敌人,破坏着人体的平衡与健康。筑宾穴如同坚固的堡垒,能够抵御热毒的侵袭,将其排出体外,为肾脏营造一个清洁、安宁的环境,恰似“筑”就抵御热毒的防线,恭迎健康之“宾”。

在调理肾经方面,筑宾穴更是功不可没。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纳气。当肾经出现问题时,人体的元气会受到影响。筑宾穴恰似一位忠实的守护者,精心构筑着肾经的正常功能,保障元气的充足与稳定,从而维持身体的生机与活力,宛如“筑”牢肾经之根基,迎来元气之“宾”。

在治疗失眠方面,筑宾穴也有着显着的效果。睡眠是身体进行自我修复和调整的重要时刻,而失眠则打乱了这一节奏。筑宾穴通过调节气血、平衡阴阳,为疲惫的身心构筑一个宁静的港湾,让人在夜晚能够安然入睡,恢复精力,仿佛“筑”就睡眠之良巢,迎接美梦之“宾”。

在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