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 (第1/4页)
北海舰队的辅助舰只也开到了金州湾里,用中、小口径的速射炮解决着一切可疑的目标后,直接支援登陆部队的上岸、战术展开、占领南山的行动。与此同时,战舰的火力也演变成为对金州、旅大两个方向上的日军增援部队的拦阻射击。
海军的配合使得加强团几乎一枪未发就占领了南山,并在炮火的掩护下开始修筑阵地,巩固滩头登陆场。这个加强团有五个营,其中一个装备了75mm野战炮36门,其他四个营也增加了机炮分队和连队的机枪比例。扼守高地打防御战,要得就是火力的密度。
第八十九节 登陆金州
唐绍仪部长目前可是北京城里最忙碌的人之一了。这位一贯以亲英美的立场而著称的外交家如今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成为亲国防军的强硬派外交家。
与列强的谈判从上海谈到北京,部长先生的口气也随着国防军在海战和陆战的不断胜利发生着戏剧性的变化。
第一个承认中国新政权的美国,理所应当地在伍廷芳和根特国务卿愉快的谈话中达成了《中美友好互助条约》。条约规定:美国取消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和租界,所有的美国公民可以单方面免签证出入中国,美国公民的在华投资由中国政府给予保护,美国公民在华享受中国公民的同等待遇。美国承认中国对日战争的正义性,并承诺继续保持“没有偏袒”的中立……
当然,这些能拿到台面上说的条款,在双边利益上的作用远远比不上隐藏在条文中实际内容。美国人从条约中,得到了中国开放的市场;得到了中国海军舰队对菲律宾、夏威夷的保护;得到了部分中国工业技术的双边排他性共享……这些,远远比三年前美国在国际上倡导的“中国门户开放”政策来得实惠得多!单单一条“美国公民在华享受中国公民的同等待遇”,就为美国的投资者节约下不少的税收,增加了大笔的利润!在中国和美国在整体经济实力尚不对等的情况下,这个条款对美国的罗斯福总统来说,是在对华政治投资上的最大收获,也成为这位总统的显赫政绩之一。
国家间的合作简单来说就是利益的交换或者共享。《中美友好互助条约》在军事上的条款,更隐含了中美两国控制太平洋的深意。美国,得以全力加强他的大西洋舰队,不仅仅从质量上,也要从数量上与欧洲大国展开竞争。而互派军事观察团的条款,也使得美国海军、陆军军官得以与中国国防军在军事技术和建军理念上作进一步的交流。这对美国显得很幼稚的陆军来说,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事!
因此,美国陆军很快就组织了一个中日战争和平军事观察团,从旧金山出发赶往秦皇岛。
唐绍仪的任务,不是与美国去谈那些早就确定了的条款。他要面对的是英国、德国、法国、俄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等国的使节。在美国、德国、英法先后宣布与中国新政府建交后,在与欧洲国家的重新商约谈判中,如何贯彻龙剑铭的战略计划,就远非简单的谈判可以解决的了。
因此,连经验丰富的外交部长也不得不随时向总理龙剑铭汇报外交谈判的情况。
“德国人态度很明确,如果中、德、美三国或者中、德两国能够达成全面的同盟关系,那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可以全部交还给我们。从这个条件上来分析,德国是在拉拢我国和美国,在中欧同盟的基础上加强德国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要真能办成,德国,完全可以取得英德较量的最后胜利。”唐绍仪稍稍侧着身子坐在沙发上,看着龙剑铭显得有点疲倦的脸说着。
“全面结盟?不,这个名词太大,包含的内容太宽泛,我看,中德之间的利益关系还没有达到全面结盟的地步。对德国而言,中国是他连接美国的一座新桥梁,德国人真正看重的是美国!是美国在大西洋的海军和美国的资源以及良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