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 (第1/4页)
付俄军跟对付日军不同,俄军在军事工程学方面远远超过了日军。将来的对俄作战。正需要这些轻便的点对点的单兵增强火力来对付俄军地筑垒防线。
龙剑铭看了看将领们的表情,知道这次军事技术人员和将领们地见面会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是该自己出场收尾的时候了。
“我们把轻武器技术转让给了列强。那是因为我们有压制这些技术地技术出现。就如同海军有了新的航空母舰战术而出让战列舰技术一样,帝国国防军,将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在军备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保持着在战场上地火力优势,保持着在战术上的创新优势。技术决定战术,各位将军今天看到了这些新武器技术,那么。如何在未来的战争运用这些武器,达到这些武器的性能最大化发挥效果?这是需要你们去考虑地问题了!来这里,不是看完稀奇就走人的!第一,保密;第二,思考;第三,准备应用!对俄战争,就是我们这些新武器小范围的试验场,也是这些武器带来的新战术的试验场!当然。绝对不会只有这些小玩意出现在这个试验场土,陆军航空兵的飞机、炮兵的火箭炮、辎重部队和重炮部队的汽车,都要通过这次战争得到检验,还要摸索出一套成功运用摩托化部队地战法来。任务,对在座的各位将军来说,是相当沉重的。对帝国国防军这支年轻的军队来说,只有通过战争的锤炼,才能在今后承担起更重的责任!”龙剑铭是边走边说着这番话的,他在将领们一排排的座位中间的走道上,边说边注视着这些年轻的将领们。
正是国防军有了不断更新的军事技术,有了年轻的统帅和同样年轻的将领,才能毫无牵挂地用年轻的心态来迎接一场场的战争。西藏保卫战也好,对日战争也好,正是在这些没有任何章法、陈规的将领们的指挥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因地制宜的战争要素,才赢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龙剑铭满怀希望地看着这群在某些时候看起来有些骄傲的将领们,希望看到在对俄战争中,国防军从上到下的骄傲情绪能够转化成为更理性一些的,对国防军本身的强烈归属感和对军人身份的荣誉感。这,是职业军人和职业军队必不可少的根本!
灼热的目光象刀子一样划过,让将领们感受到了来自帝国皇帝身上的强大压力和隐含在压力中的希冀。作为军人,有什么事情比被委以重任、寄予希望更值得去自豪、值得去血洒疆场的呢?
空气,为之肃然凝结。那种潜藏在军人身体中的血气、杀气和年轻将领身上的虎气让王汉和黄翔等非军人为之起敬,为之咋舌。难怪,国防军会战无不胜,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给他们提供了精良的武器,更重要的是国防军从上到下透露出的自信和坚毅,透露出对国家未来的一种使命感。难以想象,这个大会议室里从皇帝陛下到与会的将领,还有四周执勤的警卫战士,都透露出这种帝国国防军的独特气质!那是可以摧毁任何坚固堡垒,击败任何可以想见之敌的锋锐之气!
在一瞬间,王汉等人甚至想大喊一声“国防军万岁!”来抵消这个地方浓烈的杀气,让自己充分融入到这个阳刚之气激荡着的气旋中心……
说完了话,审视完了这一张张严肃而威武,充满必胜信念的脸庞,龙剑铭也感动了,甚至有种眼睛发热的感觉。他连忙转身向台上走去,直到快走到自己的座位时,才头也不回地挥了挥手,瓮声瓮气地说了句:“就这样,散会!”
“啪”的一声响,全体军人都敬了一标准而庄重的军礼,将领们清楚皇帝陛下那有些变调的话里包含着什么东西……
1906年5月7日,俄国留驻东北的所谓“铁路守备队”,用远远超过1903年的撤军速度离开了北满,撤退到中俄国境线以外。一群群的俄国人也开始沿着西伯利亚铁路向西,离开一座座他们曾经作威作福过的中国城市,齐齐哈尔、布特哈、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