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部分 (第4/4页)
时,楼下一间高级病房也住了一个人——日本国王睦仁。
杨度和钟楚的计划发挥了作用。
在日本报纸“不经意”地透露睦仁的病情后,日本四岛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的情况。四年的归化教育,四年的生活逐步改善,四年的建设成绩,已经让绝大多数的日本人感受到了大中华帝国的好处。
归根到底,这些其实都是日本人自己造成的结果。
分析一下前“大日本帝国”的国策就可以看出如今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地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其实质就是勒紧老百姓的裤腰带建设畸形强大的军队,靠侵略和掠夺来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来维持来发展工业经济。实质上,普通的日本人在帝国走向强大的过程中,除了空洞的荣誉感以外任何东西都没有得到。相反地,从1904年开始,他们还要背负起沉重的国家债务,还要遭受在饥荒的侵袭,还要送自己的子弟去战场上送死。这样的国民能够对他的政府,他的皇帝有多少真正的忠诚度呢?在皇军被彻底击败,在天皇神话破灭后,在中国人大度地包容日本人、接济日本人,给日本人粮食、衣服、工作、教育和更好生活、更好的未来时,曾经的天皇还能值几个钱呢?
因此,那试探性的消息传出去以后,日本的报纸又发神经地搞了一次民意调查,中心思想就是想搞明白日本人对完全融入大中华帝国的态度。这个调查的结果“不小心”跑到了在北京的睦仁手里。造就了这位可怜人病情突然加剧的结果。
国破山河在,可这话对睦仁来说大谬不然,他被日本人抛弃了,彻底成为无家可归或者说是无足轻重的前“日本天皇”……
第七十六节 海军中尉
1910年2月18日,在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学习的秦关接到了一封家信。这封信是龙剑铭在被迫休息的时候给他写的一封长信,通过这封信,总司令向在美国的海军学员秦关授予了大中华帝国海军中尉的军衔。
一个还在读书的16岁少年亲王成了海军中尉?
这是龙剑铭在为1910年世界上将发生的一件大事做准备。英国将出现王位更迭,按照对等的对外交往原则,中国需要派遣一位皇室主要成员去参加丧礼和新王登基典礼,因为1908年英国王储威尔士亲王也来到北京参加了中国的国庆庆典。
那么左右看看,有谁最合适?还只有秦关合适。要去英国那个传统的海军强国,一是要派最好的战舰——洛阳号去显摆,二是要派亲王加海军军衔后,向对方表示足够的尊敬。因此,显得有些莫名其妙的海军军衔就落到了秦关肩膀上来。
春节过后的两个月,不仅仅是秦关在外交使馆的人员帮助下熟悉外交礼仪,大西洋西边张家港海军造船厂也在加班,终于在3月6日把洛阳号这么一艘庞大的战列舰交给了海军主力舰队。这一天,不仅仅是中国人在惊喜地谈论洛阳号,几乎整个世界都在关注着洛阳号战列舰的试航。这艘世界上造价最昂贵,装备火炮最先进(洛阳号16英寸口径不是最大的,意大利有一艘战舰装备了120吨18英寸舰炮,不过射程才14公里左右),航速最快,航程最大的战列舰无疑为世界海军造船技术树立了新的标杆。早在第二次海牙会议上,海军参谋长李仲华将军就宣布了洛阳号建造的消息,因此世界不是在3月6日去惊讶,而是带着好奇的目光关注着试航情况。他们想看一看中国人是不是在吹牛皮,45000吨的战列舰达到35节的最大航速,不能想象!
3月20日,大中华帝国海军司令部专门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而参加此会的不仅仅是国内外的新闻记者,还有各国的驻华海军武官。
塘沽军港的夜晚,因为洛阳号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