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3/5页)
道,泥鳅的营养价值很高,很多人就是冲着它的营养来的。可是,也有很多人吃不惯它的土腥味儿而望而却步,这一下子就少了许多市场。
大哥家用这种法子养的泥鳅,竟然没有土腥味,张平觉得这肯定会轰动水产市场,引来许多抢购的。他以市场最高价包下了大哥家的一池泥鳅。另一池泥鳅他以同样的价格让给了平日里关系比较好的一个水产批发户。这批泥鳅销售肯定不会成问题,肥水不能流了外人田。
“大哥大嫂,等久了吧。”张平下车,热情的跟林锐祥和一众地邻打招呼。
“哎,哎,哪里,哪里。张平。这可多亏了你,不然我这泥鳅养是养成了,可真不知该上哪卖去。”林锐祥笑着握住张平的手。
“来,大哥,跟你介绍一下,这是老于,我同行,你的另外一池泥鳅啊,就是包给他了。”张平又拉过老于:“老于呀,这就是我大哥。他养的泥鳅可肥,要没有我啊,你可拦不到这么好的货。”
“哈哈哈”几人笑着握过了手,张平便招呼着车上的几个装卸工人七手八脚的把称抬了下来,摆在大棚门口的平地上。
林锐祥和李素云,张平,林沛沛一起相帮着将池中泥鳅捞起放在装有少许水的水箱中。过称时,将装了大半水的水箱放在称上,称出重量,记下数字。再用捞网捞起箱中鱼,加在水箱中,约模水中氧气能够这些鱼呼吸的就再称一下。记下数字,两个数字一减,就是鱼的重量。
这样过称,即伤害不了鱼儿,也能称出重量。运回去之后鱼儿基本没有死亡,才能卖上好价钱。过完称之后,就由几个力气大的装卸工人抬上车,码好。
老于管着称称,看着水箱里扭动的肥大的泥鳅,不住的夸:“啧啧,好品种啊好品种。张平,这鱼这么大这么肥,要是还能像你说的没有土腥味儿,那这批鱼要是到了市场上,真是抢都抢不到啊。”
周围的地邻们看见活蹦乱跳的肥溜的大泥鳅也不住的小声议论:“肥呀,真肥呀……”
张平在大棚里面一边忙活着一边笑着道:“老于呀,我大哥家养的鱼,那能有假吗?也就咱俩这关系,我介绍给你。要是别人呀,我还舍不得呢~~”
在众人的说笑声中,两水池的鱼很快就出完了,最后一合计,整三百七十斤。按每斤20块钱的价格算的话,总共是七千四百块钱。除去鱼苗钱和肥料钱,总共是五千块钱左右。按照一个大棚产菜的量来算,林锐祥的这一个大棚,如果是种菜的话,两个半月的时间,累死累活顶多能嫌个两千块钱。而这轻轻松松一下子就是五千块钱,而且水上种的芹菜还没算进去,而且再养鱼的时候,不用再花钱买鱼苗子,可以自已直接培育。赚了,赚了。林锐祥一合计,顿时笑的合不上嘴。
要是照这样算的话,再养一棚泥鳅的话,不但可以把那七千块钱还给锐鸿,还能小有富余。看来这养泥鳅还真是嫌钱那。等开了春儿,就把另外几个大棚都改成泥鳅棚,他一个人就能照看得了,老伴儿和儿子就不用再来跟着操心了,女儿也可以安心的工作了。该好好的攒攒钱了,女儿这马上就该嫁人了,儿子也是眨眼间的事儿。
周围的地邻们,哪一个不是想看看林家养鱼倒底是赚还是赔来的?在大棚里养鱼,还是他们头一回听说,这林家折腾了这么长时间,能养得成么??最后称完了鱼,他们也在心里暗自一合计,顿时也都馋的眼红了起来。
妈妈呀,没想到养个鱼这么赚钱啊!他们黑天白夜的辛苦侍候大棚。一年出的那些菜,卖的好了毛利润也就能挣个两万块钱,他家养鱼,一下子就净赚五千呀!!这还是就一个大棚养了不到三个月,他林锐祥可是有三个大棚,一个中棚啊!!连年养的话……发了,发了,他这回,可发大的了!!
所有的鱼都分别装上马路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