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3/5页)
舟连忙握住她的手,一边运起内息帮她驱寒,一边瞧着那张唱作俱佳言笑晏晏的小脸,也禁不住笑出声来。
那一刻,因着有了他的陪伴,韦悄悄居然贪心地想让时间定格,就算是永远停驻在这无聊至极的漫漫长夜里,她似乎也愿意得紧。
三人三马一行终于到达登山大本营时,已经是第二日的午后。虽然此时正值积雪期,不宜进山,但是大本营中仍支着大大小小近20余顶帐篷,都是各地来挑战的冒险者们,其中一些还是高鼻深目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
这里的海拔高度已经超过三千米,韦悄悄有点轻微的高原反应,阿曼说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话,适应一段时间就好了。简单安置好东西后,韦悄悄跟着冷无舟,在周围查探一下情况。
在大本营附近,他们看到了三名失踪者的纪念碑和两名遇难者的墓碑。韦悄悄仰头看向身后那座陡峭险峻的大山,明透的碧蓝色背景中,披在山体上的皑皑白雪在阳光下闪着圣洁的光辉。这被哈萨克族人称为神灵之山的博峰,为挑战它征服它而失却的鲜活生命,究竟是值得还不值得?死者已矣,韦悄悄在心底默默致哀,祈求他们能保佑冷无舟平安归来。
韦悄悄抬起头,凝视在冰湖旁废弃石堆上如履平地的男子,虽然他穿着厚厚的臃肿雪服,看上去有点影响形象。好吧,是她死缠着冷无舟非帮他选的,这样多少可以节省一点用来发热的内力,好钢留在刃上岂不更好?
片刻之后,两人距离就有点远,韦悄悄只能看到满目银白中有一点墨黑,潇洒地点、纵、跃、提,轻飘若飞雪,迅疾如闪电,身形好似一缕轻烟,留下的淡淡痕迹几乎要连成一条线,她当时只觉得又是激动又是紧张。
怪不得买那些冰爪、冰镐、铁索、抓绳之类的登山器具时,冷无舟的剑眉几乎要攒到一处。原来人家根本用不着,带了也是累赘。韦悄悄开始哀叹,那些东西还得原封不动地拿回去。只是,他这样如鹰飞燕翔般地轻描淡写,让那些费劲巴拉东铲西挖还不一定能登顶的人情何以堪?
见了冷无舟在冰山上依旧飘逸如仙的身影后,韦悄悄的忧心就渐渐转淡了。而且,据冷无舟说,平安的妈妈给了他一件用来引路的神秘物件,跟着里面的讯息走,就可以顺利找到她要的东西。
听上去神秘兮兮的,韦悄悄要来一看,原来是半块玉珏,入目只觉得古朴,成色却比冷无舟的玉佩差了一大截,上边浅浅镂着些歪歪扭扭的古怪文字,像是咒语一般。另外,她还给了冷无舟一个护身符。不管有用没用,他们和她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的,包藏祸害的可能性总归不太大。
第二日,在她的再三要求下,冷无舟身穿雪服,头戴防雪头盔、雪镜,肩背她头天打理好的大背包,全副武装地奔赴冰湖后的巨大扇形冰川,越过那里后就可以朝着峰顶进发。没多久,阿曼来跟说给马匹带的干草撑不了多久了,正好营地里有人租他的马回程,特来向她道别。
冷无舟和阿曼都离开后,韦悄悄想着自己没有带啥炊具厨具的,没有热水喝总不是个事儿,就在大本营里流窜了一下,倒也认识了几个颇爽快的大哥大姐。
其中一位脸膛黝黑高大威武的大哥,韦悄悄怎么看都觉得有点眼熟。聊起来才知道,果真就是曾经跟她住过一个大院的战钢哥哥。他和韦悄悄的小姨还有杨维安的大哥年纪相若,三个人当时关系很不错,时常在一起混,所以韦悄悄还算熟悉。韦悄悄记得,后来他被招进了G大队,算是那个大院里不走寻常路的一个,想不到一别十几年后居然在这茫茫雪山上遇见,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有熟人就是好办事,她很快就和另外几个人混熟了,还在大帐篷里看他们打升级打得热火朝天。这时韦悄悄才听说,登山队的瓦斯罐都是按着人头来的,一般不会有多余的匀给其他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