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2/4页)
显是心情正好,如此机会怎能错过?只见一艘华贵的画舫缓缓驶前,来到那花魁画舫之前十丈远近左右,一名华服玉貌的男子鼓掌道:“阮姑娘好技艺!”阮书滢微微俯身还以一福,那男子道:“‘碧玉楼’陶子城献上碧玉珠三十颗,小小薄礼,不成敬意,还请姑娘笑纳!”
“碧玉楼”乃是江南最大的珠宝美玉商铺,垄断长江以南的珠宝生意,名震大唐,这陶子城又是家中独子、“碧玉楼”的少主,真可算是富可敌国了,这般出手之下,所谓的“小小薄礼”定然是不会寒酸的。
一名仆人拿过一个翡翠盒子,只见这盒子色作青碧,上面雕花刻凤,做工甚是精制,想来便是单单这盒子也价值不菲。那仆人缓缓打开翡翠盒盖,众人只觉眼前一亮,齐齐发出一声惊呼。
这碧玉珠也不知道是何质地,只见盒中三十颗翠碧之珠在夜里发出幽幽青光,映得人须发皆碧,更为难得的是这些珠子大小相仿,每个都有鸡蛋大小。这碧玉珠单拿一个出来便足以惊艳世人,何况是一般大小的三十个聚集在一起?也不知道这陶公子费了多少心思财力才寻得这么多来讨好佳人。
陶子城一挥手示意仆人将珍宝送上,傲然道:“只要阮姑娘肯赏脸,便是三百颗碧玉珠我陶子城也出得起!”
围观之人正看得咋舌不下,忽听阮书滢淡淡道:“谢过陶公子美意,只是这么三十颗珠子书滢要来也没甚用处,若是作项链嫌太大,放屋里看又嫌太小,磨碎了当药材服用又怕拂了公子的一番心意。这礼物还是请公子自己留着吧,好意书滢心领了。”
那仆人捧着盒子才走出几步,听得这话不由一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不禁回过头来为难地看着陶子城。
众人听得阮书滢这话先是一愣,继而发出轰天的大笑。人本有仇富心理,此时富甲江南的陶家公子献宝不成,反而被秦淮花魁奚落,众人哪有不拼命嘲笑之理?
哄笑声中,陶子城呆在当地,一张俊脸涨成猪肝色,好半天才回得神来,手一挥,领着手下诸人垂头丧气地离去。
杨陌摇头道:“这个花魁也真是,这么几十个大珠子收下便是了,干什么不好啊?便是对这陶公子没有好感,可总不能跟钱财过不去啊!”
杨倩不以为然道:“你这话可看轻她了,她贵为秦淮花魁,自然是金银珠宝、财富名声,要什么便有什么了,那三十个碧玉珠虽然珍贵,可她又怎么会在意?”
杨陌叹道:“做花魁就是好啊!若是那珠子给得一个我,那我们住得十年客栈都不愁了,又何须如现在做贼般躲在屋顶、无处可去?”想了想又道:“连这陶公子都不成,只怕没人能入得她的眼了吧?”
杨倩笑道:“那可未必,你看,这不又有一人上了吗?”
“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只听一人缓缓吟道,“从前我只道李延年先生言之夸张,今日见得阮姑娘这般倾国倾城的容貌,这才知道先人所言非虚!”众人循着来声望去,只见一名男子施然走上一艘花船甲板,向阮书滢作了一揖。
那男子啪地一声打开折扇,轻轻晃动,只见他生得甚是英俊,这般临江而立,更是有一种玉树临风的潇洒感,围观众人窃窃私语,交头接耳地询问这男子是何来头,不知是谁在富贵无匹的陶公子失败后还能有如此勇气。
那男子把折扇摇得几摇,又自收起,向四周团团抱了一拳,朗声道:“小生乃是姑苏赵如霖,承蒙各位兄弟朋友厚爱,封得一个‘姑苏小宋玉’的名头,实在是愧不敢当。早听得秦淮阮姑娘曲艺精湛、歌喉美妙,故特地从苏州赶来一见,方才一曲琵琶歌,实在是令小生大开眼界,佩服得五体投地,今番金陵游,实在是不虚此行!”
听得他便是名动姑苏的“小宋玉”,众人爆发出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