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3/4页)
不息,竖子受教了。”
“王爷慧根深厚,一点即通。有道是有国就不能有家,有众生便无已。你心怀着黎民百姓,便不能有个人私心杂念。佛道如同天道,讲求的是慈悲心怀。何谓慈悲,慈悲乃是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众生平等,雨露同沾。施主虽然年纪善轻,但慈悲之心与生俱来。天降大任于你,便要你担起这副千均重担。还望你静下心来,老成谋国,必将恩被我华夏大地。老僧愿夜夜诵经,恳请佛祖保佑王爷。”慧能回道。
“听师父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朱由检悚然答道。“今日听大师所言,如醍醐灌顶,一语惊醒梦中人,弟子受教了。”心中的疙瘩解开,便觉畅快无比。古往今来,华夏文明历经数千年不倒,必有其绵绵不绝的道理。只要自己尽心尽力,放手施为,历史将会在自己手中转变也未必可知。
慧能和尚颌首微笑道:“如此甚好,王爷稍待,小僧去去就来。”不一会儿回转来,怀里捧着个长匣。慧能将长匣放置桌上,朱由检伸手打开,里面赫然是一柄长剑,另放几张牛皮,牛皮上面影约有图形字迹。
慧能抚剑叹道:“剑之成也,精光贯天,日月争耀,星光避彩,鬼神悲号。老伙计,今日一别,将成永决。”
“小僧自幼凶强侠气,一生快意恩仇。后得高僧点化,自觉杀戳太重,便遁入空门。当年仗剑行走江湖,在杭州追杀一江洋大盗时无意之中得来此湛卢宝剑。相传为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命名匠欧冶子所铸,晋周处用它杀虎斩蛟,后传至岳少保失却于风波亭。此剑随我数十年,削铁如泥,无坚不摧,不知痛饮过多少仇敌鲜血。这几日鞘内铮然有声,看来它是不甘寂寞,知道它的新主到了。此剑就赠予你,不枉我们师徒交往一场。”
朱由检伸手接过长剑,一摁剑簧,宝剑应声而出。只觉剑气如雪,冰寒刺骨,不由赞道:“好剑”。
慧能微微一笑道:“宝剑一出便要痛饮人血,王爷切末出鞘。牛皮上大图所绘乃是诸葛神弩,为诸葛武侯所制。此图为我祖传之物,老僧已经跳出三界外,保留它也无用。今一并赠于王爷。此弩长不过尺半,可连发一十二箭,三百步内,力透重铠。诸葛神弩虽威力无匹,但不方便携带行走江湖,只能用于军阵。小僧参悟十多年,终于制出小弩,取了个别号“袖里箭”。弩长仅半尺,笼于衣袖之中,可连发四次,五十步内,杀人于无声无息之间,端是防身利器。贫僧将图形及制造详解一并交付与你。如今天下,乱象已现,小徒德雍,为人机智勇武,有王佐之材,定是你有力臂助,你好好待他,老僧已了无挂牵。只望你能振奋精神,为天下苍生谋得一份太平。”
朱由检将两张牛皮贴身藏好。宝剑甚长,就用张包袱皮两端系住,背在身后。向慧能拜了三拜,谢过赠剑之恩,两人一起转回大殿。时日已经近午,明月夜三人也已经布施完毕。用过斋饭,一行人拜别了慧能,离开碧云寺。刚绕过山坳,只见山那边,驰来一人一骑。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原来唱得是岳飞的《满江红》,歌声清越,高亢入云,远远地传来,听得众人血脉砰张。
待那骑士奔近,只见马上那人不过二十左右年纪,生得面如满月,双眉入鬓,一袭白衣配着银鞍白马,更显得英姿飒爽,俊逸不凡。朱由检在心中不禁暗暗称赞,好一位少年英雄。
“那位壮士,请过来一叙。”朱由检在马背上高声叫道。
“在下袁崇焕,请问公子,召我何事?”朱由检一听呆住了。难道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