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2/5页)
!
秦国国内没啥糟心事,但是能施展的地方也不多。
不能东进,以及只是春秋时期的国土,使得观源连挖渠治水、利用肥沃的土地充实粮库的事情都办不到。
没地、没地、没地!
被拘禁在西陲的秦国迫切地需要扩张,需要后世那些,帮助秦国称霸六国的基础——那些沃土!
而当初他当秦武公时制定的制度,目前看来,依旧适用于秦国,现在,并不是改变的时机。
晋国必须要衰弱,只有那样,秦国才能东进。
观源沉下心。
他要做一个,和历史上“穷兵黩武”的秦康公相反的国君。秦国需要休养生息,他可以煽风点火、隔岸观火,却必须尽量减少亲身上阵演出的次数。
无为而治。
————————————————————————————————————————
康王,穆公子也。
康王元年,晋使欲奉公子雍归国继位,王驳之;使人至陈奉公子乐于秦。后晋大夫赵盾果奉太子继位,是为晋灵公。
及晋灵公长,好奢侈之风,国人恶之,赵盾亡走,其族弟赵穿于桃园射杀灵公。
灵公亡,康王使人奉公子雍至晋,公子乐辅之,曰:“吾奉汝君还。昔年正卿【赵盾】欲使为君者。”
晋人奉公子雍为君,是为晋成公。
以秦助立成公故,成公素与秦善,二国多有交往。
康王十五年,楚庄王陈兵王疆,问周鼎。
王孙满于雍城闻之,叹曰:“周室危矣!”
楚庄王果夺周鼎,劫掠洛邑,亡周室,还楚都。
康王惑,问之。
王孙满曰:
“先楚王商臣早亡,楚王侣幼年践祚,为权臣若敖氏所制。
及长,楚王昏聩闭塞、贪图酒色,肖似晋灵公。然,楚王胸中有丘壑,其平内乱之果决,狠辣更越其父,或因其年幼便受制于人之故。
此番楚王出兵,吾观楚兵形状,中原诸国,皆无敌手。其与晋之战,便可知晓。
晋既败,周之天下,危矣。”
康王曰:“何故?卿曾言‘周德虽衰,天命未改’,诸国之君皆知治国以德不以勇,楚王何以冒天下之大不韪?”
王孙满叹曰:“自齐桓晋文至今,称霸诸国者,国盛方为要务。殊不见,宋襄徒为人笑乎?”
康王颔首曰是。
王室既覆,姬姓封国甚多,皆以正统居,自号为王。
他国不忿,亦以王自号。自是诸国国君尽称王矣。
康王十七年,太子貑薨,康王哀甚,立王孙荣为储,未几,崩。
——————————————《秦史·本纪十三·康王》
作者有话要说: 来来来,让我解说一下秦史,不然真心……看不懂啊。
晋国那一段就是晋灵公自己把自己折腾死了,然后观源把公子雍这个亲秦派弄成了晋君。然后晋国大臣多数都是反秦的……呵呵,后面估计就有意思了,特么坑爹呢!
然后王孙满那一段,王孙满是历史上和楚庄王对答的那个,就是他忽悠了楚王不要对周室动手,然后这里,观源很阴险地把他请到了秦国,留在周都洛邑的周王他们……默哀一下。
然后历史上楚庄王是打仗,顺便先绕道洛邑看看;这里是他和晋打完了,大获全胜了,再去洛邑耀武扬威。
春秋时期的治国理念是以德不以勇,战国时期和这个反过来了。要是正常历史上的那位,估计能听,但是这里被浮云了四年幸福的儿童时期的楚庄王,幼年开始就生活在权臣若敖氏家族的控制之下,各种憋屈,又打败了晋国,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