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 (第1/5页)

杨中建也有些好奇,即便是小水泥厂,也不可能找一个半大孩子出来考察吧,这方大军到底是什么身份?

这时三人已经往前面食堂走去,方大军想了想,不得不忽悠一下了,“我前段时间搞了两台打谷机,县里给发了个农业标兵的奖状,也在当地搞了几个粉条加工场,大伙都信任我,公社就推荐我出来考察了。”

两人一听这话都愣了一下,杨中建突然问道:“移动打谷机是你搞出来的?”

“恩,误打误撞了,后来徐工找到我,又帮着搞了台滚筒打谷机,专门给再生稻脱谷粒,估计是这样,大家觉得我脑子灵活,就让我来学习水泥工艺吧。”方大军这话看似谦虚,其实一点都不谦虚,谦让是种美德,但也要看场合。

又过了十几分钟,菜陆续上桌的时候,三人已经熟落了起来,方大军主导了话题,简练的打听清楚了这边水泥厂的大概情况,并发表了一些个人意见。

这让潘宝建两人都暗道厉害,这两人是好朋友,关系非常铁,都是骨干,厂里甚至专门给编派了打油诗,开篇就道:“左手潘宝剑,右手杨中剑,双剑合壁……”

而方大军却在思考水泥厂的结构,归纳起来还是那句经典的“两磨一烧”,生产过程分成了三个工段,另外有一个记录组和化验组,工段总领导称为车间主任,等级关系分成,临时工、工人、技术工、组长、车间主任,以及其它部门的几个主任,在往上有正副两个厂长,还有一个厂部书记。

但这里面很有问题,整个等级关系和部门之间,显得过于臃肿了,制度基本都是计时,国企其实有吃大锅饭的嫌疑,这是无法避免的。

当然他这次来只是学习好的方面,坏的情况就直接忽略了,在他的工厂里,虽然不太可能搞什么7s管理法,但会卡死各个环节,制订牛x的生产管理制度,以达到最大的生产价值出来。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百零三章 一个烟盒

要看工厂的好坏,看食堂的菜色大概就能判断出来,这会上桌的几个菜,方大军不得不说相当一般,潘宝建是搞后勤的,平日里吃食自然不会缺,但杨中建一个组长居然吃得很欢快,这就有问题了。

要么这人很能吃,要么就是平时的伙食比较惨淡,桌上这几个菜都算好的了。

结合之前了解到的情况,看来这个水泥厂的经营情况并不乐观啊。因为之前的特殊时期,普通工人的工资被盯死了,从十几元到三十多元不等,最高不会超过四十元。近年来国家整体上调了一次工资,但仍旧不高。

首都燕京去年的平均月工资只有六十多元,跟前年相比差别不大,这些信息都是通过王宏文了解到的,过期的人民日报上面有记载。

“潘主任,现在水泥厂的工资怎么样?”这话问得虽然有点唐突,但也并非是秘密,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潘宝建有些尴尬的说道:“工资随着国家的政策走,就是赊帐的太多了,年底把帐收回来才能补齐工资。”

正在大吃的杨中建筷子一顿,接话道:“去年的工资都还没发完,赊帐的时候说得好好的,要帐的时候都是一推再推,难啊。”

方大军也只能表示无语,赊帐的时候是孙子,还帐的时候就是大爷了。

“你们水泥都卖到四十块钱一吨了,收到的款子怎么会发不出工资呢?”这也是他疑惑,在怎么说也不至于没工资钱吧。

潘宝建苦笑道:“四十块钱一吨那是卖给散户,一百斤水泥装一袋卖两块钱,一年下来不过几百吨的量。批发给单位上才三十块钱一吨,有时候二十七八也卖了,款子还收不完,拖上两三年的都有。可咱们这厂子还欠着贷款,银行可不认赊帐,每一天都在算利息,收到的款子大半都拿去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