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 (第1/4页)
是轻骑所能比拟。但重甲精骑。人马盔甲共合重在百斤之上,无论是对马力以及士兵之素质要求极高。且注定无法久战,最长连续作战时间,应不会过两个时辰。于这等天下十数州,地势未必尽如其能尽情施展之平原,所受局限极大,终究只能作为局部战事之强大攻坚利器。”
“而决定争战地区最后所属的还是攻城之战!重甲骑兵于攻城中,除非城门已破,否则便无丝毫用处……而轻骑有机动力优势,可用之战术极多。也是自战国以后至今,被多用以施展奇计之主力兵种。掌握战斗主动权,可长时间拉动敌手行军阵形,若其露出薄弱环节,则可立时一击中地,达到克敌致胜目的!然其并非如重甲精骑那般可以与严密之步军方阵争雄的强兵,且亦是在于平原地区能够挥出极强之战力。但其可携弓箭远程攻击作为支援。需要时又可冲阵,再加上一日最多可行三百五十里左右之强大机动力。实际用途上,却依旧是轻骑应用面更广。”
“但若处于决定性战役之时,两相较而言,比诸于对方必定严防之劫取粮道故而选择正面克敌将其击败,使得随后攻城之战处于极大优势,又属于重骑兵胜过不止一筹!这也许便是父亲大人在幽州原本九千匹良马,以及最早成建之骑兵皆使其即通晓弓箭之术,能够适应连续于马上奔行进行持久作战的轻骑,又可在换上两分铠以及为马匹套上马铠后,立时便可以成为破阵极强的重甲骑兵原因吧?”
“与塞外民族相比,只从父亲大人所定教案上猜测,孩儿认为正面交锋,定然是因为我等精骑有强弩坚箭之利其必非为对手,但论起长途持久作战,以及奔射之术,从小便成长于马背之上,又平均至少一年两马情况的塞外异族稍强些,我军则差了一筹……若到塞外决战,初始也许会有小胜,但到最后也只能被熟悉地形的异族所诱入茫茫草原中拖垮击败而已!各有所长情况下,自然无法单以言语评价说其优劣了!”
与年仅十一岁,就开始随着长兄打天下的孙权相比,郭淮在进入安阳书院学习时,也只有七岁之龄。===本就不弱地聪明资质,再加上后天的自身努力学习以及正确的理论教育,再通过军中一年实践的郭淮可谓理论知识丰富之极,欠缺地也只有真正的大战经历了!
“哈哈!吾有淮儿,何惧天下诸侯之多?”
慈爱地轻抚郭淮的刘晔,当然明白自己又得到了一位有帅才潜质之人。还正是自己收养之义子。更是多受他思想影响,通过后天培养出地!
单论可塑性,十二岁的郭淮却是在所有未成熟之张飞,赵云,张辽等人之上。当然,可塑性并不代表着最终的成就……
之所以不将张飞他们列为真正的统御之帅,自然是因为只有通过真正地数次大战,得到充足的经验以后,能够指挥各部如臂使指,无论敌人如何应变。皆能第一时间作出正确针对措施,到得此时方能算是实至名归!
不经意间,刘晔现了自己刚刚得到张辽效忠之心后,又现了一位引导得当极有可能成就绝不下于他们这些名将的义子后,一向严肃父亲作派地他,能够如此放声大笑也并不奇怪了。*****
郭淮对于异族的态度,只是其父母之事就已可知晓,而早早成熟的他在得到了刘晔如此高兴地夸奖后。也是心中那颗颇有些忐忑的大石落了地,放下了那种刻意的小心翼翼,只是享受着刘晔的爱护之举。
个世上确实有资质过于常人的少数天才,但他们在最后是否一定能够成为有大贤才能之人,这却是并非绝对!这就关系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保持自己平静谦虚的心态,不耻于求问不懂之处最终不断进步的后天努力过程了!塞外异族之事,现时在内乱未止时并非是考虑地最佳时机。但淮儿若能记下吾今日之语,一直用于今后实际成长过程中,多学多问将来必定有亲手报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