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 (第4/5页)

,这样才有利于后宫的和谐=。=

只是,王内侍的干预行动还是晚了一步,后宫的平静很快就因为一件小事被打破了,牵连进来的人正是武昭仪的亲姐姐武顺。

这是后话。

却说吴诩跟着李小九陛下跑到太极宫最北边的驯马场看了那头进贡的大象之后,她脑中关于赚钱的注意就源源不断涌了出来,李治也正为国库缺钱发愁呢,听到她那些天方夜谭一般的主意,也十分有兴趣…………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兴起,竟不知不觉耗了一个下午。

李治看看天色,故作惊讶道:“这日头一长,朕竟然不觉得晏,这都快酉时了吧?”

跟在两人身后不远的王内侍忙上前 回道:“回圣人,已经酉时一刻了。”

吴诩闻言也吃了一惊,“已经这么晚了?!”

两个小屁孩在百福殿不会已经吵翻天了吧?

虽然有武妈妈和武大姐看护着,可两个小屁孩到了晚上非要寻找吴诩不可!

一开始是吴诩刻意为之的,就是为了防止李小九晚上来骚扰她。

现在两个娃是养成了习惯,就算晚上不跟吴诩睡,也非要吴诩给他们喂一次食才肯睡。

所以每次吴诩去两仪殿帮李小九干完活,就要心急火燎赶回去,死活都不肯去千秋殿留宿。

今天居然搞到这么晚,别说两个孩子要折腾,武妈妈和武大姐估计也要焦头烂额了!

“阿武你急什么,朕这就用辇车送你回去就是了…………”李小九陛下心里早就打好了主意,不由分说拉着吴诩往辇车停着的方向走。

随驾的宫人、内侍立刻做好了起驾准备。

吴诩本想说骑马回去的,可看李小九一副还想跟她长谈的样子,只好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说起来,她差点忘了今天是来跟李小九谈谈办报纸的一些技术问题的,撰稿人、插画家都不用愁的,从文学馆里一抓一大把,就是这个大量印刷的问题要怎么解决?

这个时代的印刷技术相当落后,除了佛经的印刷是有模板的外,其他书籍几乎都是手抄版,而且这个时代的书籍珍贵得让人难以想象,许多世家还以家族藏书多少作为炫耀的资本呢……

吴诩不是没想过‘活字印刷’什么的,可她又不是专业的,光想想刻板用什么材料就是一团雾水。

还有就是新闻的来源问题,每个州县上报给中央的报政府告显然是不能满足需求的,是不是还要在各州府增加一个宣传部一样的机构,用以收集当地民情、异事,直达中央什么的,也需要好好构思一下……

而与要求各州上传简报的问题不同,报纸是从上而下大量下发的,目的是让各州府的有识之士了解到政府的动态,如果不解决印刷问题,就无法通过报纸传达李小九陛下个人招贤纳士的思想……

李小九一路听着吴诩的各种想法,有些心不在焉。

报纸这东西是不错,可是现在弄这东西还为时过早,毕竟整个帝国像马周这样才华横溢的寒门之士还是太少了,他倒是对吴诩说的基础教育比较感兴趣。

世家之所以能成为世家,就是因为他们垄断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以百人之力供养一人,焉能不成材?

同姓氏中只要有一人为官为宦,整个家族都能借其势,怎能不兴旺?!

一个世家只要每一百年培养出三五个能人,就能一直兴旺不衰了!

“阿武,你也别着急,这种事哪能一蹴而就的……”李治摸摸吴诩的背,道:“眼下最重要的倒是该给咱们的孩子取个名字了…………”

小五郎和小三娘两个娃眼看过了周岁了,看着也都是健健康康的,是该取个大名了。

吴诩果然被李治的话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