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4/5页)

唐》是依据谁的底本改定的,以及这位改定者是谁,史无记载,我们不得而知。有个如莲居士曾在乾隆元年为《说唐》写过一篇序,后来的《说唐后传》、《说唐三传》以及《反唐演义传》等书前也往往刊有题名如莲居士作的序,有的索性径直题为“姑苏如莲居士编次”,更有人编出一个“似菊别墅”来作如莲居士的住所。这些都是书坊主的假托伪造,不能相信的。而《说唐》前的序中,如莲居士也只是说“今见藏书阁中有《说唐》一书”,“可付之于剞劂氏”,并未提到作者。至于会文堂刊本卷首题的“鸳湖渔叟校订”的字样,也未见于更早的刊本上,最多只是个为会文堂刊本作“校订”的文人,与此书的编者无关。看来,这部重要的小说的著作权人——不论是说书的还是改编的,又像其它许多小说一样,是个无名氏了。

最后我们谈一下这部小说的命名。这本六十八回的作品,今存最早的刊本是乾隆初年的崇德书院本,题为《说唐演义全传》,之后乾隆四十八年的观文书屋刊本和嘉庆六年的会文堂刊本都沿用。后有圣德堂刊本把它分作十四卷,题名《新刻增异说唐全传》,去掉了“演义”二字,而“新刻增异”则是“广告用语”。最大的变化发生在善成堂刊本上。它把六十八回分成八卷,题名为《说唐前传》。它之所以把“全传”改为“前传”,是为了配合早已流行于世的《说唐后传》。然后,善成堂以及渔古山房等书坊再把《前传》《后传》合在一块儿,合称《说唐演义全传》,或《说唐合传》,一起推出。

夫经书之诣最奥而深,史鉴之文亦邃而俊。然非探索之功,研究之力,焉能了彻于胸,而后为人谈说哉!故由博学而至篙行,其间工夫不可胜道。今见藏书阁中有《说唐》一书,自五代后起,至盛唐而终。历载治乱之条贯,兴亡之错综,忠侫之判分,将相之奇猷。善恶毕具,研丑无遗。文辞径直,事理分排,使看者若燎火,闻者如听声,说者尽悬壶。能兴好善之心,足惩为恶之念,亦大有裨世之良书也,可付之于剞劂氏。

时乾隆元岁蒲月望日,如莲居士题于北山居中

《说唐》主要人物表

宇文泰 北周主。

杨 忠 北周护卫大将军,封隋公。

杨 林 杨忠胞弟,靠山王。隋朝第八条好汉。

杨 坚 杨忠之子,夺周皇位,称隋文帝。

杨 勇 杨坚长子,立为太子。

杨 广 杨坚次子,封晋王,篡位称隋炀帝。

秦 彝 北齐武卫大将军。

秦 旭 北齐亲军护卫,秦彝之父。

秦 琼 字叔宝,秦彝之子,降唐后封为护国并肩王、天下都督大元帅。隋朝第十六条好汉。

罗 艺 北齐勋爵燕公,隋封为靖边侯,秦琼之姑夫。

罗 成 罗艺之子,降唐后封为越国公。隋朝第七条好汉。

高阿左 北齐国丞相。

程咬金 字知节,瓦岗寨之主,混世魔王。降唐后封为总管、鲁国公,

李 渊 隋将,叛隋后称唐王,后称唐高祖。

李建成 李渊长子。封殷王,立为太子。

李世民 李渊次子,被炀帝封为秦王,即帝位称唐太宗。

李元吉 李渊之三子。封为齐王。

李元霸 李渊之四子,被炀帝封为赵王,隋朝第一条好汉。

柴 绍 李渊之女婿。

宇文述 隋护卫。

宇文化及 宇文述之长子,始官拜御史,后篡位称许王。

宇文士及 宇文述之次子,官拜驸马都尉。

宇文成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