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 (第2/4页)
一半。
经过jǐng卫森严的重重检查,张凡也有幸见到了那些传说中的“大内高手”,在穿过无数座古香古sè的建筑,张凡终于见到了这位一手缔造了改革开放大业的老人。
老人身材不高,虽然已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不过仍旧jīng神矍铄、笑容可掬,毫无首长的架子,他亲切招呼着张凡落座:“小张呀,快坐快坐!”
张凡毕恭毕敬地向他鞠了一躬,有些拘谨地问候道:“首长您好!”老人哈哈一笑:“不要这么紧张嘛,你是香港来的同胞,可是我们的贵客哟,不用跟他们一起喊首长。”
他的普通话里带着张凡非常熟悉的巴蜀口音,张凡在后世就是山城渝州人,距老人的家乡不过百多公里。
张凡有些犯难了,不叫首长叫什么?情急之下他的渝州话脱口而出:“首长,我恁个也是入乡随俗嘛。”
老人听到熟悉的乡音,顿时来了兴趣:“咦?想不到小张同志还会说巴蜀话嘛,你可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我记得你的祖籍也是在淮南的庐州,啷个会我们巴蜀话呢?”
张凡不禁汗颜不已,没想到老人连自己祖籍都一清二楚,连忙解释道:“是这样的,抗战爆发后,我爷爷举家南逃来到香港,以打渔为生,渔村里的居民也都是在抗战和内战时期陆续迁来的各地百姓,我家隔壁的王伯是渝州人,我的巴蜀话就是跟他学的。”
“哦,难怪你不仅京城话说得好,还会说这么地道的巴蜀话了。”老人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兴致勃勃地同他聊起了电影的话题。
“小张啊,我看过你拍的电影,很不错嘛!意义深远、发人深省,就像那部《丁香花开》,不仅在国际上展现了我们国家的真实状况,让那些外国人了解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新面貌,也对我们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你办的那个助学基金会,投入重金资助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这些都是帮了我们大忙哟。”老人看向他的目光满是赞赏和欣慰。
“呵呵~身为一个中国人,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听到老人对自己的称赞,张凡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
“是啊!虽然你们是港澳同胞,但是说根到底,大家都是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对了,小张,听说你除了在开电影唱片公司外,在国外还有其它的投资?”
张凡不敢有丝毫隐瞒,这些消息以老人的身份又怎么会查不到呢?“是的首长,我名下还有一间投资基金,在美国投资了几家很有前途的制药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目前高新产业在国外发展得很快,经济发展上去了,人们对健康和医疗的需求也加强了。”除了拥有苹果的股份外,他还通过大唐投资基金早早的购入了默克、辉瑞、先灵葆雅三家制药公司、以及微软、思科、可口可乐等记忆中涨幅较高的股票。
“呵呵,看不出你年纪轻轻就是身家数十亿的大资本家了。小张,我们欢迎你来国内投资办企业,特别是像你这样的爱国人士,国家会尽可能给予便利和优惠。”
听到老人口中称呼自己为“爱国人士”,张凡心里美得直冒泡,对老人的邀请也是受宠若惊地连连点头答应。
随后老人给他介绍了一些国内发展的情况,张凡也表达了自己结合当前国际社会和后世的一些总结的观点,听得老人不断点头。
眼看会谈即将结束,张凡一咬牙,把想了一晚上的事情讲了出来:“首长,我有个非常重要的消息想向您汇报。”
老人看到他一脸的严肃,也收敛了笑容,点头说道:“说吧,我听着。”
“首长,您也知道我在美国有一些投资,因此认识了不少工商金融界的社会名流。在一次宴会上,我无意中得知一个关于我们国内的消息。”他偷偷打量了老人一眼,继续说道:“众所周知,美国社会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