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 (第3/5页)
下余地,做事就要做绝,不可让他们有任何的机会东山再起。
温仪城坐在小凳上,目睹奏折撰写的全过程,大开眼界,对温良辰佩服得简直是五体投地。
头一次接触到王朝核心的机密,还涉及到堂堂侯府的兴衰,他的内心惶恐不安,不过,他突然又发现,自己的心中却又十分奇怪地,开始充满兴奋和激动。
原来他的姐姐,不仅有安宅定下之能,居然还会揣摩圣意,和国公府、侯府寻仇过招。
简直是胆大包天、胆大妄为……
胡思乱想许久,温仪城脑子乱成一片,他耷拉着耳朵,心道,不得不说,她姐姐真是胆识过人,有勇有谋呢。
作者有话要说:趴地,各位晚安。。我慢慢再检查是否有虫子~最近各种脑抽,真是胆大心不细啊~
☆、第78章 旧时怨
趁着这三天还未进宫;温良辰请了公主府二把手吕嬷嬷过来,亲自管束温仪城进宫的各项事宜。
因为温仪城是男孩,她还特地请来在公主府养老的宦官,教导他男子在宫中的礼数。
温仪城头次见到传闻中的宦官;惊得心肝肺一起颤了颤;听见对方还要教授自己,那脸色别提有多复杂,整一个绘画颜料碟子。
在他的心目中,老师应该是留给夫子那样清高儒雅之人,而宫中不男不女的宦官;简直是一个不能理解的所在。
见他小脸上风云变幻,温良辰心中好笑,怕出什么岔子,便坐在一旁陪同他。
公主府上的宦官不多,襄城公主当年没什么兴趣要人,如今换成温良辰当家之后,更没有这方面的意向,宫里也不管,反正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样过去了。
这位老宦官还是十年李太后前赏下来的,曾经服侍过李太后一段时间,不过,老宦官比较幸运,出宫后便被分配于李太后之女襄城公主府上。在宫中操劳了半辈子的老宦官,终于保住一条老命,顺利解甲归田。
他年纪虽然一大把,但胜在宫中经验丰富,是个历经百战的老油子,温仪城别扭的小模样,在老宦官眼里简直不值一提。
温仪城三下两下被收拾得服服帖帖,哪里还敢再轻视这位老人,此时的他,正站在墙根下顶着小碗练习走路,全身上下大汗淋漓,连后背全部浸湿了。
温良辰看努力的他一眼,心中有些不忍,便转回了头,老宦官体力不足,站一会便要过来休息,在温仪城练习之时,温良辰便和他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小声道:“公公曾经在李太后身边当差多久?”
老宦官恭敬地垂着头,尖细而沙哑调子刻意被压得低低的,以至于不那么难听,他道:“奴婢自小入宫后,一直在太后娘娘身边当差。”
没想到老宦官来历不凡,温良辰不禁有几分讶异,道:“我向公公打听个事,公公可愿意?”
老宦官惶恐道:“蒙受公主殿下和郡主照顾多年,奴婢必然知无不言。”
“那你可知,皇祖母是何时开始犯的病?我曾经看过卷宗,在仁宗即位不久后,皇祖母便得了怪病。但是,医书上有言,癔症在发病之前有诸多迹象,乃是累积而成,你可有印象?”
这个问题萦绕在她心头许久,奈何事务繁多,一直不得从中抽身,眼看着自己已十四岁,她便开始着急了。
加之暂且未铺开宫中眼线,她尚且无力着手调查李太后的事情,如今有现成的人在眼前,她岂能放过询问的机会。
即便年代已久远到无人问津,关乎到皇家中某些密闻,依然不是一件小事。
“……”
老宦官脸上的笑容登时凝固在嘴角,在脸颊两侧刻出两道深深的法令纹,他的的身子也随之不自然地一抖,整个人似乎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