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部分 (第1/5页)
对于王馆长的心思,王观多少能够猜出一些,但是也不好有什么责怪,只有看向钱老,希望他老人家出面帮自己缓一下。
“王兄,这事不急。”
与此同时,钱老笑道:“等到把琴彻底修好之后,再慢慢商量这件事情也不迟。”
“对呀。”
王观连忙点头,使用了拖延战术,同时也有几分担忧道:“我怕琴身流传的年代太久远,可能会破坏了古琴的音色。那么就算证明这是绝世名琴焦尾,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不用担心。”
王馆长十分乐观:“我们已经仔细检测过了,琴身的结构稳定,没有出现朽化的迹象。只要经过脱水处理,修复一些细微的虫眼,再安上弦轸,绝对能够弹奏美妙的音乐。”
“具体的修理方案,我们故宫几位专家已经开始磋商研究了。”
说到这里,王馆长笑着说道:“这件事情主要是吕大姐在负责,我们也非常期待焦尾琴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王观闻声,连忙说道:“吕奶奶,一切拜托您了。”
“这是我的荣幸。”吕珍由衷说道:“这样的机会,常人几生未必能够遇上一次,现在却让我碰上了,简直就是天大的福缘。”
“所以说,王观你发现了这张古琴,不仅是你的幸运,更是大家的幸运。”周老含笑道:“在古代的话,就凭借这一件事情,你完全可以留名青史了。”
“也就是昆山王逢年一样的待遇。”俞飞白笑嘻嘻道:“估计史书是这样记载的,自明代之后,焦尾琴辗转流落,最后落到江州某某手里……,估计怎么也得有好几十个字吧。”
旁边,王馆长大气挥手道:“如果小友愿意的话,我完全可以安排他让版面头条,形成一个三万字以上的人物专题。”
王观自然是摇头拒绝,他根本没有想要趁机出名的心思,反而是希望越少人知道越好。不过看情形,事态的发展已经完全超出他的掌控,由不得他了。
“对了,王观。”
适时,吕珍温婉笑道:“刚才过来之前,我和几个同僚商量了下,仅仅是关于修琴的材料就准备了好几套。所以我想问一下你的意见,比较喜欢什么材料?”
“吕奶奶,您甭多问了,怎么贵怎么来,反正这小子不差钱。
”俞飞白叫嚷道,觉得让王观放点血,心里才比较平衡。
王观无奈一笑,也没有什么意见。
“飞白,不要胡说。”
然而,钱老却轻轻摇头,沉吟道:“配件材料的贵贱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要与琴身完全契合,让琴的音色更加美妙,最好能够发挥到极致。”
“也对,看来是我们当局者迷了。”吕珍觉得很有道理,点头道:“那回去之后,把每套材料都试验一遍,看看最终的效果……不过,这样一来,就要多huā两三天时间了。”
“不要紧,为了做到尽善尽美,时间再长也是值得的。”
不要误会,说这话的可不是王观,而是王馆长,他现在话里话外,都希望把焦尾琴留下在故宫博物院,差点就没直接说要把东西买下来了。
可惜,王馆长不敢开这个口,因为焦尾琴的价格不好衡量。
毕竟,类似九霄环佩、大圣遗音之类的唐琴名品,价格已经超过四亿了。那么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焦尾琴,又该是价值多少呢?五亿?八亿?十亿?
王馆长心里也没底,反正在他看来,焦尾琴是无价之宝,根本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所以他干脆不提钱,走曲线救国的路线,不断的与王观联络感情,顺便谈一谈传统文化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太素馆的服务员也把美味可口的饭菜端上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