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 (第3/4页)

是父亲的宿敌,今日落入敌人之手岂能失了气节,那样父亲会怎样看待自己,还会为天下人所耻笑,自己乃是父亲的爱子,怎能因为自己而丢了父亲的脸面!就在马超犹豫之际,关羽再次反驳道:“庞令明嘴下留德!曾经我跟随董卓东征西讨先后评判边章、马腾叛乱后又征讨黄巾贼,这些都是为国家社稷卖力岂是无义?后董卓欺君罔上、祸乱社稷,吾为社稷着想而除此贼岂是背主?吾评判洛阳叛乱辅佐天子岂是狼子野心?当今天下诸侯并起,群雄逐鹿,社稷有累卵之危,吾为国家社稷考虑而兴兵讨伐四方平定天下就是要匡扶汉室,而汝兴兵犯乱才是叛逆之举,与吾作对就是与朝廷作对,就是真正的叛逆,兴不义之举的不是我关羽关云长而恰恰是你庞德庞令明!”

关羽这一番话说的庞德一时竟没了言语对答,关羽多年的从征军旅生涯,多年担当军事主帅的他也是练就了一番过人的口才,不仅善于鼓动军心也十分善于雄辩,这个时代很多时候哦都是需要一番口才方能达到目的,如果你嘴马子跟不上去的话很多时候就会变得十分被动,有时一副钢牙铁嘴甚至能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蔺相如作为文官就是通过一副雄辩的口才为赵惠文王摆脱秦国设计的一个又一个危机,而空有一番过人武力的廉颇相比较蔺相如却是骚逊风骚、逊色许多,这就是口才的力量,而在演义中提到的诸葛亮更是了得居然舌战群儒骂死王朗,关羽对于口才也十分的重视,当然在这方面他也做了不少努力,重生之前上学那会儿他关云在学校里就喜欢演讲,他酷爱演讲的感觉,在班上他担当班干部更是经常在众人间侃侃而谈,那时的他不但组织能力强口才也是了得,后来考上了军校他更是经常参加军校的各种活动,口才进一步拓展,直至参加工作,他的口才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拥有一副绝妙的口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这是嘴上的功夫,不过要成就一副好的口才不但要有一副利索的嘴皮子更得有一种超前的思维,也就是说头脑必须得灵活,“话是拦路虎”说话不能捋嘴胡说要恰到好处,吐吐沫是钉,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尤其是身为领导,说话更要有分量,这么多年的军事主帅生涯让关羽的口才再次得到提升,多年主持军事会议召集众将开会,讨论辩论各种事项和问题,关羽更是锻炼了一种卓越的口才,当然这也跟关羽不断的学习读书有关系。

正文 第312章 劝降马腾(上)

重生之后年少的关羽过着先对清闲艰苦的日子,正是这样的日子让他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来潜心学习,学习各种文化知识,重生在这个时代尤其是要不断加强对古文的学习,研读各类史书和军事思想,因为这个时代奉行文言文,在这方面他有一定的基础,不过还要不断作出调整和适应,关羽前期是不断的学习多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自从从征之后,他施展的平台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尤其是伴随自己地位的不断攀升,他需要不断出席各种场合和集会,这样的情景更是历练了他过人的胆识和口才,与此同时他雄辩的思维也不断得到拓展,当然他也喜欢这种行为,喜欢辩论喜欢争论,而对于对手他更是欣赏,尤其是敌人,他会用他卓越的口才将对手驳的体无完肤,这种无形的战斗有时充斥着各种瞬间,不过关羽应付这种挑战已经得心应手,面对庞德这种无赖,关羽早已司空见惯,当即将庞德批的是狗血喷头。

庞德虽然年龄与关羽相仿,不过他的阅历和经历甚至是知识和思维都远远不及关羽,他只会初级阶段的叫骂,当被关羽驳斥了之后竟然无言以对,关羽的强势和爆发出来的强大气场将他的气焰一下子压了下去,二人激烈的争论让年幼的马超看了一场精彩的辩论,年纪尚幼的他对于政治还是有些模糊,他崇尚的是武力,以为武力可以征服一切,就像很多年轻人一样喜欢打斗,也身怀理想和信念,现在的他唯一不能接受的是关羽与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